【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考试宝典CT医师冲刺密卷分析(E1),更多CT医师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频道。
1. [单选题]减少和减轻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错误的是
A. 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B. 选用离子型造影剂
C. 术前联合应用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
D. 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
E. 注意观察和及时处理
2. [单选题]患儿,男,9个月。左眼视力差。CT图像示左眼球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内有钙化,肿块呈轻度强化,应诊断为( )。
A. 脉络膜血管瘤
B. 视网膜炎
C. 视网膜母细胞瘤
D. 黑色素瘤
E. 视网膜剥离
3. [单选题]以下哪项临床表现不属于血管内应用碘对比剂的副反应
A. 呕吐
B. 荨麻疹
C. 腹泻
D. 球结膜水肿
E. 面部潮红
4.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硬膜下血肿的CT征象( )。
A. 颅骨内板下凸透镜样高密度影
B. 邻近脑沟增宽
C. 血肿多不跨越颅缝
D. 血肿不跨越中线
E. 脑沟内可见高密度
5. [单选题]关于脾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错误的是( )。
A. 不均匀囊实性肿块边缘强化
B. 边缘可不规则隆起
C. 脾大
D. 增强扫描结节显示清楚
E. 多发或单发低密度结节
6. [单选题]肺隔离症的病理及其分型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部分发育不全的肺与正常支气管不相通,无呼吸功能
B. 病区有异常血管供应,常来自胸主动脉下段或腹主动脉上段
C. 肺叶内型:多位于下叶后基底段,隔离的肺与同叶正常的肺组织被同一脏层胸膜所包裹,分界清楚,但却无法分离
D. 肺叶外型:为副肺叶或副肺段,常为膈下或膈与肺下叶之间的一块无功能的肺组织
E. 常为大囊肿或多发小囊肿,无实质性的块状肺组织,常与支气管相通
7. [单选题]下列关于窗位的概念,正确的是
A. 窗位相当于显示灰阶的中心
B. 不同机器的窗位值
C. 窗位规定所显示CT值的范围
D. 窗位与所显示的组织CT值无关
E. 通常窗位选择以水的CT值为标准
8. [单选题]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主要表现包括( )。
A. 多发性脊柱神经鞘瘤
B. 双侧听神经瘤
C. 视神经纤维瘤
D. 双侧三叉神经纤维瘤
E. 多发性脑膜瘤
9. [单选题]有关腰椎椎管CT检查和测量,错误的是:( )
A. 前后径指测量椎体后缘中点至棘突基底部中线部位的距离
B. 横径指测量两椎弓根内缘之间的距离
C. 前后径正常范围在15~25mm
D. 横径正常范围在20~30mm
E. CT增强扫描较平扫更精确
10. [单选题]双侧大脑半球最大的连接结构是:( )
A. 胼胝体
B. 透明隔
C. 脑干
D. 大脑镰
E. 内囊
11. [单选题]CT矩阵与像素大小的关系
A. 设备最小空间分辨率×矩阵=像素大小
B. 设备最小空间分辨率÷矩阵=像素大小
C. 重建显示野直径÷矩阵=像素大小
D. 扫描野÷矩阵=像素大小
E. 以上均不正确
12. [单选题]10岁,男性,体检发现右下肺有一3cm团块影,CT扫描,肿块为液性密度,边缘光滑,内有小透光区,增强扫描,病变不强化,最可能的诊断为( )。
A. 右下肺隔离症
B. 右下肺支气管扩张
C. 右下肺结核瘤
D. 右下肺炎性假瘤
E. 右下肺先天性孤立性肺囊肿
13. [单选题]人眼能区别的灰阶数目为:( )
A. 8
B. 10
C. 12
D. 16
E. 32
14. [单选题]中年女性,突发右腰部及右下腹部剧痛,伴恶心,超声显示右肾轻度积水,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右侧输尿管肿瘤
B. 阑尾炎
C. 右侧输尿管结石
D. 右侧附件炎
E. 膀胱结石、膀胱炎
15. [单选题]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内容不包括:( )
A. 显示不同平面,有助于观察病变与组织的关系
B. 使影像更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C. 用虚拟现实技术部分替换有创的检查
D. 加大所需显示的组织结构的灰阶对比
E. 提高了影像的空间分辨率
16. [单选题]颌面外伤CT检查最好选用:( )
A. 轴位、冠状位平扫和增强扫描
B. 轴位、冠状位、软组织窗和骨窗
C. 轴位、软组织窗和骨窗
D. 冠状位、软组织窗和骨窗
E. 轴位平扫和增强扫描
17. [单选题]十二指肠溃疡在哪个部位最多见?( )
A. 水平部
B. 球后部
C. 降部
D. 球部
E. 小弯侧
18. [单选题]肾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肿瘤多无脂肪成分
B. 增强后病灶呈均匀一致性强化
C. 病灶边界不清
D. 血管造影多数患者可见不规则扭曲动脉瘤样扩张血管
E. 多不含钙化
19. [单选题]下述肺良性肿瘤较多见的是哪一种:( )
A. 血管瘤
B. 平滑肌瘤
C. 脂肪瘤
D. 腺瘤
E. 纤维瘤
20. [单选题]常规耳颞骨CT扫描使用:( )
A. 轴位,基底线为上眶耳线,层厚1~1.5mm
B. 轴位,基底线为下眶耳线,层厚1~1.5mm
C. 轴位,基底线为上眶耳线,层厚10~15mm
D. 矢状位,层厚2~4.5mm
E. 冠状位,层厚10~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