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眼科学中级专业考试试题(AJ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12-26   [手机版]    

中医眼科学中级专业考试试题(AJ0)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眼科学中级专业考试试题(AJ0),更多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安宫牛黄丸的功用是

A. 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B. 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C. 开窍定惊,清热化痰
D. 化浊开窍,清热解毒
E. 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2. [单选题]患者胞睑局限性肿胀初起,轻痒微红,有硬结,压之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其治法是

A.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B. 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C. 化痰散结,除风散邪
D. 健脾益气,扶正祛邪
E. 清热凉血,活血化痰


3. [单选题]饮病的主脉是

A. 沉弦
B. 偏弦
C. 双弦
D. 微弦
E. 紧弦


4. [单选题]目胞浮肿属于

A. 水肿
B. 吐泻伤津
C. 痰浊阻肺
D. 肝郁化火
E. 风热邪毒上攻


5. [单选题]患者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每逢阴雨天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应选用

A. 桂枝附子汤
B. 白术附子汤
C. 甘草附子汤
D. 乌头赤石脂丸
E. 桂枝芍药知母汤


6. [单选题]妇女面青多由于

A. 水饮内停
B. 湿热下注
C. 肝肾阴虚
D. 肝强脾弱
E. 肾阴虚


7. [单选题]不属于防风通圣散组成药物的是

A. 荆芥、连翘、麻黄、薄荷
B. 大黄、芒硝、黄芩、黑山栀
C. 石膏、滑石、桔梗
D. 川芎、白芍、当归
E. 人参、茯苓、甘草


8. [单选题]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背秋三月的养生之道,到冬天易生的病变

A. 寒变
B. 痎疟
C. 飧泄
D. 痿厥
E. 洞泄


9. [单选题]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治用

A. 附子粳米汤
B. 大建中汤
C. 理中汤
D. 赤丸
E. 大黄附子汤


10. [单选题]咳嗽伴大量脓痰常见于

A. 肺炎球菌肺炎
B. 肺脓肿
C. 肺癌
D. 支气管哮喘
E. 急性左心衰竭


11. [单选题]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功效的药物是

A. 蔓荆子
B. 桑叶
C. 菊花
D. 牛蒡子
E. 升麻


12. [单选题]下列各项,可致针眼脾胃积热证的是

A. 风热之邪
B. 余邪未清
C. 卫外不固
D. 喜食辛辣
E. 脾失健运


1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湿淫证的特点

A. 易阻遏气机
B. 多损伤阳气
C. 只能从寒化
D. 病程黏滞缠绵
E. 病性重浊趋下


14. [单选题]桑螵蛸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乌药、山药
B. 茯苓、山药
C. 茯神、当归
D. 莲须、芡实
E. 龙骨、牡蛎


15. [单选题]关于主诉,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是患者本次就诊想要解决的所有问题
B. 是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C. 是医生判断病情轻重的主要依据
D. 是患者所有问题的归纳
E. 是既往史中最主要的病史资料


16. [单选题]柴胡证往来寒热,休作有时的产生机制主要是

A. 血弱气弱,腠理开
B. 藏府相连,邪高痛下
C. 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胁下
D. 正邪分争于表里之间
E. 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腠理


17. [单选题]下列内容,不属腹部触诊的是

A. 液波震颤
B. 腹肌紧张度
C. 移动性浊音
D. 压痛及反跳痛
E. 振水音


18. [单选题]提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的是

A. 扁鹊
B. 张仲景
C. 华佗
D. 孙思邈
E. 龚廷贤


19. [单选题]“寒热”是

A. 辨病因的纲领
B. 辨虚实的纲领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E. 辨标本的纲领


20. [单选题]下列关于五脏所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心藏神
B. 肝藏魂
C. 肺藏魄
D. 脾藏意
E. 肾藏智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q0ml2v.html
  • 下一篇:中医眼科医学(中级)2023真题讲解(AJ0) 一般是指肺痿病最具代表性的症状是个体的心理健康主要从以下哪一项表现出来关于血尿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苏合香丸配伍诃子的用意是按寸口脉分候脏腑,右寸脉可候小青龙加石膏汤中石膏用量为下列哪组是均能清热解毒,虚风内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