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中医护理卫生副高高级职称备考在线题库(A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15   [手机版]    

2024中医护理卫生副高高级职称备考在线题库(A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护理卫生副高高级职称备考在线题库(A5),更多中医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膀胱湿热证患者宜多饮(  )。

A. 绿茶
B. 红茶
C. 姜茶
D. 枸杞汤
E. 桂圆汤


2. [单选题]哮证发作时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 喘促气短
B. 痰鸣气喘
C. 呼吸困难
D. 喘咳痰多
E. 喷嚏流涕


3. [单选题]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错误的是

A. 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 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淡不渴
C. 寒证大便泄泻,热证大便秘结
D. 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
E. 寒证脉迟或紧,热证脉数或洪


4. [多选题]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治宜( )

A. 清热化湿
B. 通腑泄热
C. 豁痰开窍
D. 清心开窍
E. 芳香化浊


5. [单选题]“代则气衰”之“代”是指

A. 脉来濡软
B. 脉缓而有歇止
C. 脉细软而数
D. 脉促急
E. 脉细软


6. [单选题]许多危重病人的险情,常发生于(  )。

A. 季节转换时
B. 冬季
C. 深夜
D. 午后
E. 清晨


7. [单选题]中医“五脏”生理功能的共性是指(  )。

A. 藏津液
B. 藏精汁
C. 藏精气神
D. 藏水谷
E. 藏神


8. [多选题]阳明病的性质主要是( )

A. 里证
B. 虚证
C. 实证
D. 热证
E. 寒证


9. [单选题]温经汤中共有12味药,其中不包括

A. 吴茱萸
B. 阿胶
C. 干姜
D. 麦冬
E. 川芎


10. [单选题]症见身灼热,躁扰不安,斑色紫赤,稠密成片,舌深绛,脉数,用下列哪组药治疗最合适

A. 犀角、生地、赤芍、丹皮
B. 犀角、玄参、生地、石膏、知母
C. 羚羊角、玄参、钩藤、桑叶、菊花
D. 犀角、丹皮、白芍、生地、阿胶
E. 青蒿、鳖甲、生地、丹皮、知母


11. [单选题]具有"傈疾滑利"特征的气是( )

A. 元气
B. 营气
C. 宗气
D. 卫气
E. 脏腑之气


12. [单选题]两种或两种以上功效相同或相似的药物配合使用以增加疗效的用法属于中药配伍中的( )

A. 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杀
E. 相恶


13. [单选题]大肠津亏证的主症是( )

A. 口干咽燥
B. 大便干结
C. 口臭
D. 头晕
E. 舌红少津


14. [单选题]春季养生宜做到( )

A. 早睡早起
B. 早睡晚起
C. 晚睡早起
D. 晚睡晚起
E. 定时起床


15. [单选题]适于施灸的是(  )。

A. 实证、热证
B. 阴虚火旺证
C. 虚寒证
D. 面部、大血管、粘膜处
E. 孕妇胸腹部、腰骶部


16. [单选题]太阴病发黄,其治法为

A. 温阳散寒,健脾燥湿
B. 温补肾阳,利水退黄
C.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D. 温中散寒,利湿退黄
E. 健脾和胃,行气利水


17. [单选题]PRN医嘱表示的是:( )

A. 临时医嘱
B. 长期医嘱
C. 长期备用医嘱
D. 临时备用医嘱
E. 立即执行医嘱


18. [单选题]据《灵枢·师传》所论,“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的病机是

A. 胃中寒
B. 胃中热
C. 肠中寒
D. 肠中热
E. 以上均非


19. [单选题]患者素体欠佳,常喜热饮,因不慎受凉,腹痛如绞,时腹内肠鸣有声,偶见突起包块似有头足,伴呕吐不能饮食,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淡苔白脉沉紧,治用

A. 大乌头煎
B. 大建中汤
C. 乌头桂枝汤
D. 人参汤
E. 大黄附子汤


20. [单选题]中气下陷证的临床可见( )

A. 脘腹刺痛
B. 脘腹重痛
C. 腚腹重坠作胀
D. 脘腹冷痛
E. 脘腹灼痛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q0r7n7.html
  • 下一篇:2024中医护理学(副高)知识点汇总考试试题(A5) 余邪留伏阴分的热型是腑病以何为补( )暑厥的症状表现可见( )治疗虚寒性肺痿可以应用的方剂是主骨的脏是( )强调“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骨软无力多因 ( )不适用于腹胀的按摩手法是( )关于针刺的注意事项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