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2024眼科学主治考试模拟试题(A7),更多眼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常引起眼外肌的肥大,下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常引起多条眼外肌肥大
B. 可见仅单一直肌肥大
C. 最常见的眼外肌受累顺序是下直肌、内直肌、上直肌和外直肌
D. 甲状腺相关眼病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是限制性眼球运动障碍
E. 可见单一的外直肌肥大
2. [单选题]下列哪种体征不是真菌性角膜炎与其他角膜炎有鉴别意义的体征
A. 伪足
B. 卫星灶
C. 免疫环
D. 前房积脓
E. 内皮斑
3. [单选题]关于眼电图(EOG)叙述有误的是
A. 记录的是视网膜外层动作电位
B. 只有当眼球按一定的角度转动时才能记录到EOG
C. EOG主要反映的是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功能
D. 可以测定眼球的位置
E. 可以测定眼球运动的变化
4. [单选题]一婴儿,出生后3天发现双眼睑红肿,水样血性分泌物,不久见双眼大量脓性分泌物,检查:双眼睑结膜高度充血,耳前淋巴结肿大,上述患儿眼部感染最有可能的来源是
A. 产后感染
B. 其他被污染的用品
C. 血行感染
D. 经母亲产道感染
E. 以上都不是
5. [单选题]引起双眼视乳头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颅内高压
B. 贫血
C. 高血压
D. 青光眼术后
E. 慢性肾炎
6. [单选题]房水的主要循环途径为
A. 睫状突→后房→前房→小梁网→Schlemm管及集合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B. 睫状突→后房→前房→虹膜吸收
C. 睫状突→后房→脉络膜上腔吸收
D. 睫状突→后房→前房→角膜→蒸发
E. 睫状突→后房→玻璃体吸收
7. [单选题]眼底正常动静脉管径之比为
A. 2:4
B. 1:3
C. 1:2
D. 2:5
E. 2:3
8. [单选题]对角膜混浊,鉴别活动性病变与陈旧性病变的要点中,不包括( )
A. 病变的境界是否清楚
B. 病变的表面是否粗糙、有无光泽
C. 有无睫状充血
D. 有无刺激症状
E. 角膜知觉是否减退
9. [单选题]不属于物理性眼外伤的是( )。
A. 冻伤
B. 电击伤
C. 紫外线损伤
D. 微波损伤
E. 注射器刺伤
10. [单选题]持续作用长达6~8小时的麻醉药是
A. 丁卡因
B. 利多卡因
C. 布比卡因
D. 奥布卡因
E. 普鲁卡因
11. [单选题]前葡萄膜炎的诊断至少必须具备的体征是( )
A. 睫状充血
B. 房水闪辉
C. 虹膜后粘连
D. 瞳孔变小
E. 前玻璃体内细胞
12. [单选题]由眼动脉分出的睫状后长动脉共有几支
A. 6支
B. 2支
C. 3支
D. 4支
E. 5支
13. [单选题]对干眼症的诊断没有帮助的是
A. 泪液分泌试验
B. 泪膜破裂时间
C. 泪液渗透压测定
D. 泪道冲洗
E. 角膜荧光素染色
14. [单选题]视神经全长为
A. 35mm
B. 40mm
C. 45mm
D. 50mm
E. 55mm
15. [单选题]前房角是指
A. 巩膜与虹膜睫状体之夹角
B. 角膜之后的周边部分
C. 虹膜之后与睫状体之间距离
D. 巩膜、角膜与虹膜睫状体之间的隐窝
E. 角膜与虹膜睫状体之夹角
16. [单选题]下列关于人的眼球的光学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A. 角膜的整体屈光力大约为+43D,占眼光学系统静态屈光力的2/3以上
B. 角膜缺乏前表面的泪液膜的保护时,前表面屈光力就会减弱,视网膜的像就变得相当模糊
C. 不包括角膜厚度的前房深度平均大约为3.0mm,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前房深度每减少1mm,眼的总屈光力约增加1.4D
D. 晶状体具有平衡眼屈光力的能力
E. 视网膜的分辨力在整体范围是均匀的
17. [单选题]生物组织吸收激光,将光能变成化学活化能所导致的化学反应,称为
A. 光氧化效应
B. 光致化学效应
C. 光致强电场作用
D. 光致压强作用
E. 光碳化作用
18. [单选题]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 )
A. 医患平等关系
B. 医患团结关系
C. 医患互助关系
D. 医患友爱关系
E. 医患监督关系
19. [单选题]角膜炎的病理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角膜炎病因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过程也不同
B. 角膜溃疡出现后弹力层膨出,经过有效积极的治疗,溃疡愈合形成粘连性白斑
C. 角膜溃疡愈合后出现角膜瘘,可继发眼内感染或青光眼
D. 角膜病灶可以是致病微生物对角膜组织、细胞的直接破坏造成,也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免疫反应造成
E. 角膜上皮病变愈合后仅留下角膜薄翳,而累及角膜基质的病变愈合后可留下角膜斑翳、角膜白斑
20. [单选题]角膜内皮显微镜可用于
A.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B. 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分析
C. 异常标志的记录
D. 对细胞大小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E. 以上选项均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