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真题题库(D6),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真题题库(D6),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据《素问·举痛论》中,九气为病的机理,下列各项除哪项之外属“怒则气逆”的病证
  A. 面红目赤 
  B. 口舌生疮 
  C. 呕血 
  D. 飧泄 
  E. 以上都不是 
 
2. [多选题]“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是指
  A. 房劳伤肾 
  B. 寒湿伤下 
  C. 饮食伤脾 
  D. 风雨伤上 
  E. 喜怒不节伤藏 
 
3. [单选题]桃花汤证不应见到的症状是
  A. 小便不利 
  B. 腹痛 
  C. 下利便脓血 
  D. 里急后重 
  E. 以上都不是 
 
4. [单选题]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A.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B. 恶寒与否 
  C. 恶风与否 
  D. 汗出与否 
  E. 头痛与否 
 
5. [单选题]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A. 桂枝甘草汤主之 
  B. 桂枝汤主之 
  C. 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D. 附子汤主之 
  E. 柴胡桂枝汤主之 
 
6. [单选题]某女,48岁。先因劳役饮食失节,加之忧思,病痞结,胸腹胀满,旦食不能暮食,两胁胀痛,脉弦。最合适的诊断为
  A. 肤胀 
  B. 胁胀 
  C. 腹胀 
  D. 单腹胀 
  E. 鼓胀 
 
7. [多选题]虚寒肺痿的症状是( )
  A. 咳唾涎沫 
  B. 咳而胸满 
  C. 吐涎沫而不咳 
  D. 头眩不渴 
  E. 遗尿、小便数 
 
8.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疾病治疗方法,认为“其慓悍者”可以
  A. 引而竭之 
  B. 按而收之 
  C. 因而越之 
  D. 汗而发之 
  E. 涌而越之 
 
9. [单选题]大头瘟头面红肿疼痛的病机是
  A. 邪毒上犯清窍 
  B. 风热侵袭肺卫 
  C. 胃火上炎头面 
  D. 肺胃热毒上攻头面 
  E. 风邪犯表 
 
10. [多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论的养生方法包括( )
  A. 恬恢虚无,精神内守 
  B.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C.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D. 不妄作劳 
  E.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11.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水泉不止"是由于
  A. 肾不化气 
  B. 肝失疏泄 
  C. 肺失宣降 
  D. 膀胱不藏 
  E. 气化失常 
 
12. [单选题]《灵枢·天年》认为:“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
  A. 以父为基 
  B. 以母为基 
  C. 以气为基 
  D. 以血为基 
  E. 以精为基 
 
13. [单选题]下列诸项,哪一项与炙甘草汤的组成无关
  A. 附子 
  B. 生姜 
  C. 麻子仁 
  D. 大枣 
  E. 清酒 
 
14.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证可用肾气丸治疗( )
  A.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B. 消渴,饮水一斗,小便一斗 
  C. 短气有微饮,小便不利 
  D. 皮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 
  E. 妇人烦热,倚息不得卧,不得溺 
 
15. [多选题]叶天士《温热论》中关于温病的发生与传变规律为:( )
  A. 温邪上受 
  B. 外感温邪 
  C. 首先犯肺 
  D. 热闭心包 
  E. 逆传心包 
 
16. [单选题]黄疸病患者,小便颜色正常,时欲自利,腹满而喘,前医用清热利湿治疗,出现哕逆者宜用
  A. 橘皮汤 
  B. 橘皮竹茹汤 
  C. 小半夏汤 
  D.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E. 半夏泻心汤 
 
17. [单选题]《咳论》“咳而腹满,不欲食饮”属
  A. 胆咳 
  B. 大肠咳 
  C. 膀胱咳 
  D. 胃咳 
  E. 三焦咳 
 
18. [单选题]妇人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行而致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此证称
  A. 胞阻 
  B. 阴吹 
  C. 转胞 
  D. 陷经 
  E. 正喧 
 
19. [单选题]湿温,便血过多,气随血脱,其治法应是
  A. 养血止血 
  B. 凉血止血 
  C. 回阳救逆 
  D. 益气固脱 
  E. 温阳止血 
 
20. [单选题]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A. 肉痿 
  B. 骨痿 
  C. 脉痿 
  D. 筋痿 
  E. 痿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