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风湿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4历年考试真题(B0),更多风湿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由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时选用抗生素应是
A. 三代头孢菌素
B. 苯唑青霉素或氯唑青霉素
C. 罗红霉素
D. 万古霉素
E. 阿米卡星
2. [单选题]男性,44岁。因气急伴腹胀半年,近1周来症状加重入院。体检:示气急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心界不大,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率100次/min,律齐。心音减轻,各瓣膜区无杂音。两肺底有少量啰音。腹膨隆,肝肋下4指,有压痛,肝颈回流阳性。腹水征(+),下肢不肿。血压12.5/11kPa(95/80mmHg)。心电图示低电压,胸导联T波低平。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肝硬化腹水
B. 扩张型心肌病
C. 限制型心肌病
D. 缩窄性心包炎
E. 慢性心包炎
3. [多选题]属于"补其不足"治疗方法的是( )
A. 和胃
B. 补气
C. 养血
D. 活血化瘀
E. 补阳
4.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胃痛常见病因病机的有( )
A. 忧思郁怒,肝气郁结
B. 郁怒伤肝,肝气犯胃
C.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D.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E. 禀赋不足,脾胃虚弱
5. [单选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见于
A. 青年女性
B. 中年女性
C. 青壮年男性
D. 老年女性
E. 老年男性
6. [单选题]脾、肾梗死灶肉眼检查的主要特点为( )。
A. 多呈地图状、灰白色,界限清楚
B. 多呈不规则形、暗红色,界限不清
C. 多呈楔形、暗红色,界限不清
D. 多呈地图形、暗红色,界限不清
E. 多呈楔形、灰白色,界限清楚
7. [多选题]以下为足少阳胆经穴主治病证的是( )
A. 偏头痛
B. 耳目疾患
C. 神志病
D. 咽喉病
E. 小便不利
8.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的预后取决于
A. 铁剂应用时间的长短
B. 影响铁剂吸收因素的有无
C. 铁剂应用途径
D. 原发病是否能够治疗彻底
E. 铁剂用量大小
9. [单选题]目前我国最常见的菌痢病原是
A. 福氏痢疾杆菌
B. 宋氏痢疾杆菌
C. 鲍氏痢疾杆菌
D. 舒氏痢疾杆菌
E. 志贺氏痢疾杆菌
10. [单选题]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可见的舌象是( )
A. 红舌
B. 紫舌
C. 绛舌
D. 淡红舌
E. 青紫舌
11. [单选题]下述各项中不符合心脏压塞体征的是
A. 血压下降或休克
B. 颈静脉显著怒张
C. 心音低、遥远
D. 奇脉
E. 脉压增大
12. [单选题]缩窄性心包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 抗结核治疗
B. 利尿
C. 激素治疗
D. 心包切除术
E. 血管扩张剂
13. [多选题]属于不稳定细胞的有( )。
A. 表皮细胞
B. 淋巴造血细胞
C. 肠黏膜上皮细胞
D. 汗腺上皮细胞
E. 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
14. [单选题]男性,40岁。因风心,心力衰竭服地高辛治疗中,心电图检查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为100次/min。诊断为洋地黄过量。除停用洋地黄外,应选用哪种药物治疗
A. 静脉注射苯妥英钠
B.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
C. 静脉注射25%硫酸镁
D. 静脉注射维拉帕米
E. 静脉注射氯化钾
15. [单选题]女性,50岁,反复双腕、MCP、PIP、踝关节肿痛20年,伴双手手指畸形改变。关节畸形后肿痛3年,查RF(+),ESR>100mm/h。近半年感口干、眼干和视物模糊、龋齿增多。经检抗核抗体谱: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唾液流率试验(+),泪液流率试验(+),应考虑( )
A. RA合并SLE
B. OA合并干燥综合征
C. 老年性RA表现
D. RA合并继发干燥综合征
E. RA合并SLE
16. [单选题]下列病证中,一般不见腻苔的是( )
A. 湿热
B. 痰饮
C. 寒湿
D. 水湿
E. 津伤
17. [单选题]真核生物DNA复制时,减少染色体DNA5′末端区降解或缩短的方式是( )
A. 通过爬行模型延长TG重复序列
B. DNA甲基化修饰
C. 切除修复
D. SOS修复
E. 重组修复
18. [单选题]有关复发性多软骨炎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恰当
A. 可累及耳廓(不包括柔软的耳垂部位)、皮肤,少数情况下还可累积血管系统
B. 可反复发作,受累部分局限于存在软骨组织的部位
C. 需与韦格纳肉芽肿、白塞病及蜂窝织炎等疾病鉴别
D. 可伴有骨髓增生异常
E. 对大多数病例而言,糖皮质激素仍是最基本的治疗
19.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无晨僵和对称性关节炎症状
A. 病毒性肝炎关节炎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类风湿关节炎
D. 风湿性关节炎
E. 风疹性关节炎
20. [单选题]下列细胞中哪种细胞的再生能力最强?( )
A. 肝细胞
B. 唾液腺
C. 心肌细胞
D. 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
E. 神经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