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全科卫生职称副高专业知识考试试题(Q5),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全科卫生职称副高专业知识考试试题(Q5),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决渎之官"指的是
  A. 脾 
  B. 肺 
  C. 肾 
  D. 膀胱 
  E. 三焦 
 
2. [单选题]"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出自哪部著作:
  A. 《针灸大成》 
  B. 《针灸甲乙经》 
  C.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D. 《难经》 
  E. 《针灸资生经》 
 
3. [单选题]长胎白术散出自
  A. 《叶氏女科证治》 
  B. 《经效产宝》 
  C. 《金匮要略》 
  D. 《景岳全书》 
  E. 《傅青主女科》 
 
4. [多选题]中医内科讨论的"厥证"完整的意义为
  A. 突然发生的 
  B. 逐渐出现的 
  C. 一时性的 
  D. 持续持久的 
  E. 昏倒不知人事,伴四肢逆冷 
 
5. [单选题]患者发热,心浊音界呈烧瓶状,并随体位而变化,可能的病因是
  A. 心肌炎 
  B. 心肌病 
  C. 心绞痛 
  D. 心包积液 
  E. 心肌梗死 
 
6. [单选题]在脐平面,足阳明经位于腹面任脉旁开第几行
  A. 第二行 
  B. 第三行 
  C. 第一行 
  D. 第四行 
  E. 以上均非 
 
7. [多选题]既祛风湿又强筋骨的药物是( )
  A. 秦艽、威灵仙 
  B. 桑寄生、五加皮 
  C. 五加皮、防己 
  D. 狗脊、五加皮 
  E. 桑寄生、木瓜 
 
8. [单选题]水疝外治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热熨 
  B. 药液湿敷 
  C. 穿刺抽水 
  D. 药液浸泡 
  E. 垫棉压迫 
 
9. [单选题]根据《素问·金匮真言论》理论,开窍于二阴的是
  A. 胆 
  B. 脾 
  C. 肾 
  D. 肝 
  E. 膀胱 
 
10. [单选题]桡骨下端桡侧面腱鞘通过的肌腱是:
  A. 伸拇短肌、外展拇长肌 
  B. 伸拇长肌、外展拇长肌 
  C. 拇内收肌、外展拇长肌 
  D. 拇内收肌、伸拇短肌 
  E. 拇内收肌、伸拇长肌 
 
11. [多选题]《医学真传》治疗胃脘痛的"通法"包括
  A. 下逆者使之上行 
  B. 中结者使之旁行 
  C. 虚者助之 
  D. 寒者温之 
  E. 调气以和血,和血以调气 
 
12. [单选题]乌梅丸的方药配伍特点中不包括的是( )
  A. 寒热并用 
  B. 补泻同施 
  C. 气血兼顾 
  D. 散收结合 
  E. 酸苦辛并用 
 
1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风温的诊断要点
  A. 发生于春冬两季的外感热病 
  B. 发病初起有发热,恶风寒,咳嗽,口渴,脉浮等肺卫见证 
  C. 继则出现肺热壅盛等气分症状 
  D. 在病变过程中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及虚风内动症 
 
14. [多选题]妊娠痫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
  A. 忽然昏仆,不省人事 
  B. 烦躁易怒 
  C. 四肢抽搐,牙关紧闭 
  D. 片刻即醒,醒后复发 
  E. 面浮肢肿,小便短少 
 
15. [单选题]按照水肿的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其病理性质可分为
  A. 皮水和涌水 
  B. 风水和石水 
  C. 阴水和阳水 
  D. 正水和黄汗 
  E. 水气和痰饮 
 
16. [单选题]保证肺能吸入自然之清气,所依赖的主要功能是
  A. 宣发 
  B. 肃降 
  C. 疏通 
  D. 调节 
  E. 朝百脉 
 
17. [单选题]有关抽样误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抽样误差是由随机抽样而造成的 
  B. 抽样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C. 抽样误差可通过科学地调查研究设计加以控制 
  D. 抽样误差可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估计 
  E. 抽样误差最常用的指标是标准差 
 
18. [单选题]陈旧性肩关节脱位施行手法复位的适应症除哪项以外是( )
  A. 年轻体壮脱位时间在3个月以内 
  B. 无神经损伤 
  C. 无血管损伤 
  D. 无并发骨折 
  E. 无骨化性肌炎 
 
19. [单选题]病变过程中见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便
  A. 风热病邪 
  B. 暑热病邪 
  C. 湿热病邪 
  D. 燥热病邪 
 
20. [单选题]败毒散的功用是
  A.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B.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C. 疏散风邪,清热解毒 
  D. 益气解表,疏风止痛 
  E. 透表解毒,散寒祛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