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副高考试宝典疾病控制卫生副高精编在线题库(S7),更多疾病控制(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副高考试宝典疾病控制卫生副高精编在线题库(S7),更多疾病控制(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引起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是
  A. 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 
  B. 海产品及盐制食品 
  C. 肉类及肉类制品 
  D. 奶类及奶制品 
  E. 淀粉类食物 
 
2. [单选题]寿命表的编制依据是
  A. 生存率 
  B. 粗死亡率 
  C. 死因别死亡率 
  D. 年龄别死亡率 
  E. 疾病别死亡率 
 
3. [单选题]下列哪种物质为终致癌物
  A. B(a)P 
  B. AfB1 
  C. 亚硝胺 
  D. 亚硝酰胺 
  E. 聚氯乙烯 
 
4. [单选题]乙胺嗪(海群生)治疗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的剂量分别是每次0.2g,每天3次,连服7d;0.5g,每天2次,连服2~4d,疗程一般需要
  A. 1个疗程 
  B. 2~3个疗程 
  C. 4~5个疗程 
  D. 长期服用至慢性淋巴丝虫病症状、体征消失 
  E. 每个月重复1个疗程 
 
5. [单选题]情志异常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等症状,此种情志多为( )
  A. 过度愤怒 
  B. 喜乐过度 
  C. 过度悲忧 
  D. 突然受惊 
  E. 思虑过度 
 
6. [多选题]卫生部门在伤害发生前后的作用主要有
  A. 教育预防 
  B. 协调资源 
  C. 伤害急救 
  D. 护理康复 
  E. 环境改造 
 
7. [单选题]在一个乳腺癌与产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100例乳腺癌,患者有25人未产,100例对照有10人未产,那么未产使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大
  A. 2.0倍 
  B. 3.0倍 
  C. 2.5倍 
  D. 1.0倍 
  E. 1.5倍 
 
8. [单选题]下列关于蛔虫与鞭虫生活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感染阶段相同 
  B. 感染方式相同 
  C. 幼虫移行途径相同 
  D. 寄生部位不同 
  E. 防治原则相同 
 
9. [单选题]两变量为正相关,则
  A. ∑(X-)(Y-)为正 
  B. ∑(X-)(Y-)为负 
  C. ∑(Y-)大于∑(X-) 
  D. ∑(Y-)小于∑(X-) 
  E. X变量大于Y变量 
 
10. [单选题]治疗痰饮的主方是( )
  A. 防己黄芪汤 
  B. 苓桂术甘汤 
  C. 五苓散 
  D. 茵陈蒿汤 
  E. 三仁汤 
 
11. [单选题]下列属于高血压病一级预防措施的是
  A. 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 
  B. 限制钠盐摄入量 
  C. 早期用药 
  D. 规范用药 
  E. 用药前后监测血压 
 
12. [多选题]应用行×列表资料χ2检验应注意的问题有
  A. 只要有理论频数小于5就不能应用 
  B. 多个样本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时,应进行两两比较 
  C. 当不满足行×列表资料χ检验的应用条件时,增大样本例数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D. 当不满足行×列表资料χ检验的应用条件时,删除该行或列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E. 当不满足行×列表资料χ检验的应用条件时,将该行或列与邻行或列合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13. [单选题]两样本的秩和检验当对比组间出现相同秩次时,计算两组秩和时应
  A. 取其平均秩次分别计算 
  B. 不必平均 
  C. 不考虑秩次大小,随机放入两组 
  D. 舍去不计 
  E. 以上均不对 
 
14. [单选题]狂犬病毒是一种
  A. DNA病毒 
  B. 双链RNA病毒 
  C. 单股负链RNA病毒 
  D. 单股正链RNA病毒 
  E. 以上均不是 
 
15. [单选题]脑膜炎球菌是
  A. 葡萄球菌属 
  B. 奈氏菌属 
  C. 链球菌属 
  D. 隐球菌属 
  E. 念珠菌属 
 
16. [单选题]不属于经蚊虫传播的疾病是
  A. 丝虫病 
  B. 疟疾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肾综合征出血热 
  E. 登革热 
 
17. [单选题]黑热病患者经髂骨穿刺后,涂片染色前的固定液为
  A. 甲醇 
  B. 乙醇 
  C. 甲醛 
  D. 乙醛 
  E. 二甲苯 
 
18.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微生物学特征不包括
  A. 对热敏感 
  B. 对紫外线敏感 
  C. 对干燥敏感 
  D. 对酸敏感 
  E. 甲醛可灭活 
 
19. [单选题]健康教育要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
  A. 意识增强 
  B. 态度转变 
  C. 技能提高 
  D. 行为改变 
  E. 知识增加 
 
20. [单选题]在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内进行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和出生死亡漏报调查,其方法原理均是采用
  A. 德尔非法 
  B. 捕捉-标记-再捕捉法 
  C. 生态学研究 
  D. 匹配法 
  E. 一般率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