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S8),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_正高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常见致病菌的抗生素应用正确的是
A. 破伤风杆菌--四环素、红霉素等
B. 志贺菌--一般首选氟喹诺酮类
C. 淋病奈瑟氏菌--目前一线用药一般为三代头孢菌素
D. 脑膜炎奈瑟氏菌--青霉素G为首选
E. A群链球菌--青霉素G为首选
2. [多选题]细菌的特殊结构是
A. 荚膜
B. 鞭毛
C. 菌毛
D. 芽孢
E. 孢子
3. [多选题]下列EQA的作用正确的是( )
A. 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检测工作的能力
B. 作为外部措施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C. 对权威机构进行的实验室现场进行补充
D. 增加患者和临床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度
E. 确定实验室能力
4. [多选题]正确的说法是
A. 抗体检测,双份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高有诊断意义
B. 中和试验,主要检测抗体IgG
C. 体结合抗体为IgG,在病后5~6周达高峰
D. 检测抗体IgM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E. 血凝试验阳性率低于补体结合试验,易出现假阴性
5. [多选题]采取了患者的血液培养脑膜炎球菌时,符合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原则是()
A. 注意无菌操作采集标本
B. 标本要立即送检并保温、保湿
C.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血液
D. 标本送检中要保持低温和干燥的条件
E. 采集的标本无菌操作接种到增菌肉汤中
6. [多选题]一级参考物质可由下列哪些方法定值( )
A. 一级参考测量方法直接定值
B. 通过可靠杂质分析间接定值
C. 一种二级参考测量方法定值
D. 多种二级参考测量方法定值
E. 厂家校准物直接定值
7. [多选题]关于霍乱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
A.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B. 只需少量细菌(102~103)即可使人感染发病
C. 细菌入侵肠上皮细胞和肠腺而损伤肠壁
D. 为人畜共患病
E. 致病是通过肠毒素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受体引起剧烈腹泻和腹痛
8. [多选题]疥螨具有以下哪些形态特征( )
A. 个体微小,虫体略呈圆形或椭圆形
B. 雌雄成虫前两对足末端均具有带柄的吸盘
C. 雌虫后两对足末端有一根长刚毛
D. 雌雄成虫后两对足末端均具有带柄的吸盘
E. 躯体背面有波状横纹,皮棘和刚毛
9. [多选题]导致室间质量评价失败的主要原因为( )
A. 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及有效维护
B. 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败
C. 试剂质量不稳定和实验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D. 上报的检测结果计算或抄写错误
E. EQA的样品处理不当及样品本质存在质量问题
10. [多选题]一级参考测量方法的特点是( )
A. 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参考测量过程
B. 特异的
C. 无需同量校准而能溯源至SI单位
D. 具有低不确定度的测量原理
E. 具有高的不精密度
11. [多选题]下列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正确的是( )
A. 无鞭毛体虫体小,圆形或卵圆形,常见于巨噬细胞内
B. 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
C. 经姬氏染色后,无鞭毛体胞质呈淡蓝色,内有1个较大的球形核,呈红色或紫红色
D. 运动器官为鞭毛
E. 从患者组织中找到无鞭毛体是诊断黑病的可靠依据
12. [多选题]血尿可见于
A. 肾或尿路结石、结核、肿瘤
B. 肾小球肾炎
C. 肾盂肾炎
D. 多囊肾
E. 肾下垂
13. [多选题]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包括( )
A.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
B. 容易发生肌肉痉挛
C. 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低钙血症可表现为方头,O形或X形腿
D. 骨质软化症
E. 低钙惊厥
14. [多选题]细菌感染的类型包括
A. 不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持续性感染
E. 病原携带状态
15. [多选题]内审员应是
A. 管理层授权的人员
B. 经审核培训合格的人员
C. 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的人员
D. 质量管理部门人员
E. 相应部门的管理人员
16. [多选题]能在EMB平板上形成较小、不变色、半透明菌落的细菌是()
A. 大肠埃希菌
B. 伤寒沙门菌
C. 痢疾志贺菌
D. 肠炎沙门菌
E. 猪霍乱沙门菌
17. [多选题]质控品选择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A. 瓶间差
B. 基质效应
C. 稳定性
D. 来源
E. 定值与否
18. [多选题]下列能引起人体幼虫移行症的寄生虫有( )
A. 肝吸虫
B. 斯氏狸殖吸虫
C. 猪囊虫
D. 多房棘球绦虫
E. 曼氏迭宫绦虫
19. [多选题]与细菌鉴定或分型有关的物质是
A. 细菌O抗原与细菌素
B. 中介体与热原质
C. 异染颗粒与色素
D. 鞭毛与噬菌体
E. 荚膜与外毒素
20. [多选题]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
A. 药物过敏性休克
B. 血清过敏性休克
C. 过敏性哮喘
D. 过敏性鼻炎
E. 过敏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