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麻醉学中级历年真题(V9),更多麻醉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妊娠期患者麻醉管理特点不包括
A. 吸入诱导较普通患者快
B. 椎管内麻醉药物用量较普通患者少
C. 产妇发生误吸风险较普通患者高
D. 妊娠患者需右侧卧位以减轻仰卧位综合征的影响
E. 剖宫产术后患者可采用静脉自控镇痛
2. [单选题]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占
A. 90%
B. 80%
C. 70%
D. 60%
E. 50%
3. [单选题]下列吸入麻醉药中,最易引起麻醉后恶心、呕吐的是
A. 七氟烷
B. 异氟烷
C. 地氟烷
D. 氧化亚氮
E. 安氟烷
4. [单选题]以下哪项对肠道功能影响最小
A. 吸入笑气
B. 阿片类药物
C. 氯胺酮
D. 新斯的明
E. 硫苯妥钠
5. [单选题]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时,不会产生下述哪项结果
A. 瞳孔扩大
B. 内脏和皮肤血管收缩
C. 糖原分解减少
D. 支气管扩张
E. 汗腺分泌增加
6. [单选题]人工现场急救首先应该做的是
A. 口对口人工呼吸
B. 开放静脉输液通道
C. 保持呼吸道畅通
D. 心内注射复苏药物
E. 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7. [单选题]对先心病患儿进行手术和麻醉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先心病患儿进行气管内插管后氧饱和度下降可能是发生了右向左分流
B. 左向右分流的患儿采用静脉麻醉药时起效加快
C. 先心病患儿输液时必须防止气泡,即使微小气泡也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D. 法洛四联症患儿术中要防止周围血管阻力下降,低血压
E. 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可增加右向左分流
8. [单选题]下列药物不能随尿排除的是
A. 脂溶性药物
B. 水溶性药物
C. 蛋白结合率较高的药物
D. 游离型药物
E. 甘露醇
9. [单选题]腹部手术中牵拉反射引起的机体反应不包括
A. 疼痛
B. 恶心呕吐
C. 血压下降
D. 心率减慢
E. 肠系膜水肿
10. [单选题]甲亢术前加服碘剂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甲状腺激素释放
B. 抑制术后纤维组织增生
C. 减少甲状腺血供,使腺体质地更坚实
D. 抑制自身免疫,使术后不因诱发自身免疫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E. 增加甲状腺素释放
1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A. 脑体积增加
B. 颅内血容量增加
C. 应用血管收缩药
D. 颅内脑脊液量增加
E. 颅内占位病变
12. [单选题]25岁男性,餐后从上腹部至脐部受到穿透伤。皮肤湿冷,大汗淋漓。血压74/40mmHg,脉搏130次/分,腹胀,明显肌紧张。下列哪项处理是当前最适合的
A. 腹部CT
B. 腹腔镜
C. 剖腹探查
D. 局部伤口探查
E. 抗感染治疗
13. [单选题]下列关于急性肾衰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急性肾衰竭多为高钠血症
B. 肾性肾衰竭可由肾排斥反应所致
C. 病人24小时尿量小于800ml
D. 二氧化碳结合力不变
E. 急性肾衰竭多为低钾血症
14. [单选题]有关嗜铬细胞瘤病情特点正确的叙述,不包括
A. 以高血压为主要症状者,肿瘤分泌的激素以肾上腺素为主
B. 高血压较轻而有代谢功能紊乱者,处理较复杂,麻醉危险性大
C. 肾上腺素作用心肌,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
D. 麻醉中禁用氟烷
E. 麻醉手术时遇难以解释的血压升高或剧烈波动,均应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存在
15. [单选题]“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财物;不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经营企业或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不违规参与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体现了哪项基本行为规范:
A. 廉洁自律,恪守医德
B. 遵纪守法,依法执业
C. 严谨求实,精益求精
D. 优质服务,医患和谐
16. [单选题]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危险因素中,以下哪项不提示高风险
A. NYHAⅢ~Ⅳ级
B. 重度肺动脉高压
C. 孕前无症状的二尖瓣狭窄
D. 马方综合征合并主动脉根部病变
E. 围生期心肌病史
17. [单选题]关于喉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不能有效减少胃内容物误吸
B. 可用于术后气道梗阻
C. 通常盲探插入
D. 需要患者自主呼吸
E. 是喉痉挛治疗的有效措施
18. [单选题]小儿硬膜外穿刺时易穿破硬膜的主要原因是
A. 操作者技术不熟练
B. 韧带弹性低
C. 脊柱畸形或病变
D. 多次硬膜外阻滞,间隙因粘连而变狭窄
E. 硬膜外间隙较成年人狭窄,操作困难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
A. 突然发生、突然终止
B. 心率通常超过150次/分
C. 心律十分匀齐
D. 第一心音强度不等
E. 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20. [单选题]冷沉淀物中不包含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Ⅷ
B. 因子Ⅸ
C. 因子Ⅻ
D. von Willebrand因子
E. 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