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模拟考试系统(U2),更多中医骨伤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模拟考试系统(U2),更多中医骨伤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患者,男,46岁。稍劳后尿道即有白浊溢出,伴头晕,精神不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实验室检查: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明显减少。其治法是
  A. 活血散瘀 
  B. 补肾滋阴 
  C. 温肾固精 
  D. 温补脾肾 
  E. 补中益气 
 
2. [单选题]佝偻病的好发人群是( )
  A. 青年人 
  B. 6个月~3岁儿童 
  C. 新生儿 
  D. 中年人 
  E. 老年人 
 
3. [多选题]阳斑的证候可见:( )
  A. 斑色淡红,隐而不显 
  B. 斑色鲜红 
  C. 斑稀疏,面赤足冷 
  D. 身热,神昏,抽搐 
  E. 烦渴脉数,手足冷 
 
4. [单选题]"喜燥恶湿"的脏是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肾 
 
5. [单选题]男性,30岁,腹部砸伤5小时,查体见四肢湿冷,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该病人目前应进行的处理不包括
  A. 诊断性腹腔穿刺 
  B. 密切监测基本生命体征 
  C. 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治疗 
  D. 给予止痛和镇静剂 
  E. 抗感染治疗 
 
6. [多选题]丹毒病因病理中有特殊联系的是
  A. 新生儿丹毒 
  B. 挟有肝火 
  C. 抱头火丹 
  D. 内热火毒 
  E. 挟有湿热 
 
7. [多选题] 有移位的锁骨骨折的典型临床表现有
  A.  锁骨上、下窝变浅 
  B.  患肩功能受限,患侧肩下垂并向后倾斜 
  C.  常以健手托患侧肘部 
  D.  头向患侧倾斜,下颌偏向健侧 
  E.  头向患侧倾斜,下颌偏向患侧 
 
8. [单选题]关于肩周炎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又称肩凝症 
  B. 多为50岁左右 
  C. 肩关节某个方向活动受限 
  D. 疼痛以夜间为重 
  E. 可自然恢复 
 
9. [多选题]肛门直肠疾病常见致病因素包括
  A. 风 
  B. 湿 
  C. 热 
  D. 血瘀 
  E. 痰凝 
 
10. [单选题]对习惯性颞颌关节脱位的药物内治法主要是
  A. 舒筋活络 
  B. 培补脾胃 
  C. 调补肝肾 
  D. 补益气血 
  E. 祛风通络 
 
11. [单选题]肩关节脱位最常见合并的骨折是( )。
  A. 肱骨头骨折 
  B. 肱骨解剖颈骨折 
  C. 肱骨外科颈骨折 
  D. 肱骨大结节骨折 
  E. 喙突骨折 
 
12. [多选题]前臂双骨折,手术时间最好在:
  A. 伤后6-8小时 
  B. 伤后当天 
  C. 伤后3天 
  D. 伤后7-14天 
  E. 伤后14天以后 
 
13. [单选题]《金匮要略》所论虚劳病,是指
  A. 慢性疾病 
  B. 慢性衰弱疾病 
  C. 肺痨病 
  D. 一切虚证的概括 
  E. 阳气亏虚 
 
14. [单选题]治疗温病"邪留三焦",叶氏主张
  A. 分消上下 
  B. 开达膜原 
  C. 辛开苦降 
  D. 芳香宣化 
  E. 顾护阳气 
 
15. [单选题]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
  A.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B.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C. 浓度较大,较粘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D. 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 
  E. 以上都不是 
 
16. [单选题]下列哪种骨折畸形愈合可能不会影响功能?( )
  A. 跟骨骨折 
  B. 距骨骨折 
  C. 髌骨骨折 
  D. 趾骨骨折 
  E. 踝部骨折 
 
17.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形容夏天脉象的生理变化有
  A. 浮 
  B. 洪 
  C. 泛泛乎万物有余 
  D. 在肤 
  E. 矩 
 
18. [单选题]慢性骨髓炎又称附骨疽,是整个骨组织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常常继发于( )
  A.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B. 感染 
  C. 外伤 
  D. 脏器损伤 
  E. 其他 
 
19. [单选题]在下列药物中,能清肝泻火的药物是
  A. 白茅根 
  B. 侧柏叶 
  C. 槐花 
  D. 炮姜 
  E. 灶心土 
 
20. [多选题]距骨脱位按损伤程度可分为
  A. 半脱位 
  B. 全脱位 
  C. 骨折脱位 
  D. 内前方脱位 
  E. 外侧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