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中医皮肤与性病医学(中级)真题共用题干题答案(X6),更多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中医皮肤与性病医学(中级)真题共用题干题答案(X6),更多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蛔虫、蛲虫证,又善疗小儿疳疾的药物是
  A. 使君子 
  B. 苦楝皮 
  C. 鹤草芽 
  D. 南瓜子 
  E. 槟榔 
 
2. [单选题]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A.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B. 恶寒与否 
  C. 恶风与否 
  D. 汗出与否 
  E. 头痛与否 
 
3. [单选题]既治食积腹痛,又治疝气痛的药物是
  A. 麦芽 
  B. 谷芽 
  C. 神曲 
  D. 山楂 
  E. 鸡内金 
 
4. [单选题]关于“错语”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
  A. 心气不足 
  B. 神失所养 
  C. 错语为虚证 
  D. 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 
  E. 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衰微者 
 
5. [单选题]甘麦大枣汤的药物组成是
  A. 甘草、小麦、大枣 
  B. 甘草、麦冬、大枣 
  C. 干姜、麦冬、大枣 
  D. 甘草、小麦、怀山药、大枣 
  E. 甘草、小麦、麦冬、怀山药、大枣 
 
6. [单选题]不伤害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A. 意外伤害无法防范 
  B. 强迫病人进行实验室检查 
  C. 对病人做与诊断无关的检查 
  D. 造成有意伤害时要给予赔偿 
  E. 正确处理审慎与胆识的关系 
 
7. [单选题]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
  A. 心理活动和行为 
  B. 情绪和行为 
  C. 心理活动和观念 
  D. 智力和观念 
  E. 智力和情绪 
 
8. [单选题]《素问·阴阳离合论》日:“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段经文中“一”是指
  A. 一致 
  B. 离合 
  C. 一阴一阳 
  D. 一元 
  E. 气 
 
9. [单选题]既能养心安神,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 杏仁 
  B. 柏子仁 
  C. 酸枣仁 
  D. 桃仁 
  E. 川贝母 
 
10. [单选题]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的方药是
  A. 小青龙汤 
  B. 麻黄汤 
  C.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D. 麻杏甘石汤 
  E. 大青龙汤 
 
11. [单选题]下列各项,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有关的方剂是
  A. 大补阴丸 
  B. 六味地黄丸 
  C. 地黄饮子 
  D. 龟鹿二仙胶 
  E. 肾气丸 
 
12. [单选题]正常人尿中偶见
  A. 透明管型 
  B. 蜡样管型 
  C. 上皮细胞管型 
  D. 白细胞管型 
  E. 红细胞管型 
 
13. [单选题]个体的心理健康主要从以下哪一项表现出来
  A. 良好的人际关系 
  B. 敏捷的思维 
  C. 仔细、沉着 
  D. 慷慨、大方 
  E. 以上都不是 
 
14. [单选题]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游离腹水的量是
  A. 500mL以上 
  B. 800mL以上 
  C. 1000mL以上 
  D. 1500mL以上 
  E. 2000mL以上 
 
15.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夫脉者”,为
  A. 心之府 
  B. 血之府 
  C. 气之府 
  D. 精之府 
  E. 神明之府 
 
16. [单选题]应激事件可引起人们的消极情绪,损害认知功能,并普遍激发机体的反应,这称作
  A. 激励 
  B. 解脱 
  C. 应对 
  D. 回避 
  E. 超脱 
 
17. [单选题]四气是如何总结出来的
  A. 是从人体的感觉总结出来的 
  B. 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 
  C. 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 
  D.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E. 是从药物药用部位、质地轻重等推导出来的 
 
18.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潜伏梅毒特点的是
  A. 无梅毒病史 
  B. 无梅毒临床表现 
  C. 梅毒血清学反应阳性 
  D. 病期可两年或两年以上 
  E. 无任何体征 
 
19. [单选题]下列各项,是对开窍剂使用注意事项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 中病即止 
  B. 孕妇慎用 
  C. 多加热煎煮 
  D. 辨明闭证脱证 
  E. 辨明病性属寒属热 
 
20. [单选题]安宫牛黄丸的功用是
  A. 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B. 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C. 开窍定惊,清热化痰 
  D. 化浊开窍,清热解毒 
  E. 清热开窍,息风止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