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关于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核心
B. 卫生宣传比健康教育更能体现卫生事业的性质
C. 健康教育是卫生宣传在功能和内容上的拓展和深化
D. 健康教育是卫生宣传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E. 健康教育要实现行为目标,不必依靠卫生宣传
2. [单选题]下列关于心动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等容收缩期
B. 房室瓣开放见于等容舒张期末
C. 主动脉瓣关闭见于等容舒张期开始
D. 快速射血期末左室内压力最高
E. 心室充盈主要靠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3. [单选题]临产后起主要作用的产力是
A. 膈肌收缩力
B. 腹肌收缩力
C. 子宫收缩力
D. 肛提肌收缩力
E. 圆韧带收缩力
4. [单选题]长时间中等强度肌肉活动后期的能量主要来源是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糖和蛋白质
E. 糖和脂肪
5. [单选题]在队列研究中,反映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A. 发病率
B. 感染率
C. 相对危险度
D. 患病率
E. 比值比
6. [单选题]去甲肾上腺素对血液循环的作用主要是
A. 舒张血管
B. 升高血压
C. 加快心率
D. 强心
E. 增大脉压
7. [单选题]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是
A. 2kg
B. 3kg
C. 4kg
D. 5kg
E. 6kg
8. [单选题]产生细胞生物电现象的离子跨膜移动属于
A. 单纯扩散
B. 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C. 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D. 入胞
E. 出胞
9. [单选题]新生儿是指出生至生后
A. 7天
B. 14天
C. 28天
D. 30天
E. 60天
10. [单选题]能加重氯丙嗪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程度的药物是
A. 抗躁狂药
B. 抗胆碱药
C. 抗癫痫药
D. 抗抑郁药
E. 抗焦虑药
1.正确答案 :C
解析:卫生宣传一般指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其传受对象比较泛化,缺乏针对性,与健康教育相比,卫生宣传侧重于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态度,不注重信息的反馈和效果。健康教育是双向传播,对象明确,针对性强,注重反馈信息,着眼于教育对象的行为改变,因此,健康教育是卫生宣传在功能上的拓展,内容上的深化。但应注意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密不可分,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实现行为改变目标的重要手段。
2.正确答案 :E
解析:当心室舒张时,首先经过等容舒张期,而后进入心室充盈期。在心室充盈期中,由于心室肌进一步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血液冲开房室瓣,快速进入心室,心室容积迅速增大,此时称为快速充盈期。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的抽吸作用。
3.正确答案 :C
解析: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临产后的子宫收缩力能使宫颈管短缩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和胎盘娩出,其特点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和缩复作用。腹肌收缩力和膈肌收缩力是第二产程娩出胎头的重要辅助产力。肛提肌收缩力只起协助胎先露部内旋转、协助胎头仰伸和娩出以及胎盘娩出的作用。
4.正确答案 :B
解析:中等强度肌肉活动,在开始阶段利用的糖类较多,但随着活动时间的延长,利用脂肪的比例增大,脂肪即成为主要能源。本题重点在于主要能源,所以正确答案是B。
5.正确答案 :C
解析: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亦称危险度比,是暴露组的危险度(测量指标是累积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发病密度之比称为率比(rate ratio)。
6.正确答案 :B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关于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生理作用的理解。
去甲肾上腺素无舒张血管作用,所以答案A是错误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体内大多数血管α受体,使大多数组织器官的血管收缩,使总外周阻力明显增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B),而并非增大脉搏压(E)。在完整机体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由于降压反射的影响通常会出现心率减慢,故答案C是错误的。
7.正确答案 :B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儿童、尤其新生儿生长特点的认识和记忆。
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身体各部分组织、器官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平均为3kg,身长50厘米。体重是衡量儿童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其中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了解是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8.正确答案 :C
解析:溶液中带电离子,借助于离子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差的跨膜转运过程。通道是一类贯穿脂质双分子层,中央带有水性孔道的跨膜蛋白。以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引起的跨膜转运是细胞生物电现象发生的基础。
9.正确答案 :C
解析:此题以掌握儿童年龄划分中新生儿的基本概念为重点。
新生儿指的是出生至28天的婴儿。在这一时期,新生儿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差,因而易患各种疾病。7天以内的新生儿为早期新生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因此卫生保健人员应掌握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提供适宜及可行的卫生保健服务,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10.正确答案 :B
解析:此题是理解题,考查考生对氯丙嗪不良反应的分析和理解。
氯丙嗪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机制可能是因DA受体长期被阻断,受体敏感性增加或反馈性促进突触前膜DA释放增加有关,使黑质-纹状体通路的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不足,所以用抗胆碱药会加重氯丙嗪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程度。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qed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