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院药学卫生职称正高基础知识考试试题(O0),更多医院药学(正高)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药学部门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
A. 必须配备和提供相适应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仪器和工作条件
B. 应建立健全与药事工作相关的各项工作的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C. 各项工作记录和检验记录必须完整、清楚,并经复核签字后存档
D. 调剂工作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医嘱和处方管理制度
E. 自制制剂的配制应遵守《医疗机构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2. [多选题]以下有关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B. 动脉粥样硬化是其确诊的定性指标
C. 常见脂质在真皮内沉积引起黄色瘤
D. 脂质在真皮内沉积引起黄色瘤的发生率并不高
E. 较长时间才能观察到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周围血管病变
3. [多选题]以下为水溶性或亲水性栓剂基质的是
A. 泊洛沙姆
B. PEG6000
C. 平平加0
D. 甘油明胶
E. 半合成椰油酯
4. [多选题]软膏剂制备的方法有( )
A. 研和法
B. 溶解法
C. 乳化法
D. 聚合法
E. 熔合法
5. [单选题]喘证的最主要辨证要点为( )
A. 辨部位
B. 辨寒热
C. 辨虚实
D. 辨阴阳
E. 辨气血
6. [多选题]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增效作用的是
A. 克拉维酸钾
B. 甲氧苄啶
C. 舒巴坦钠
D. 氨曲南
E. 克拉霉素
7. [多选题]医师处方中,正确表示剂量的国际单位制是
A. 以3级计量单位表示
B. 以5级计量单位表示
C. 以特定的单位或国际单位表示
D. 容量以升等3级计量单位表示
E. 质量以千克等5级计量单位表示
8. [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关于中药饮片包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必须印有或者贴有标签
B. 中药饮片标识,药材拉丁文名称与使用说明书
C. 药品专用标识
D. 必须注明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
E. 必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
9. [单选题]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不能温煦故疼痛
B. 寒性收引,气机收敛,故疼痛
C. 寒主收引,经脉拘急而疼痛
D. 寒客肌表,卫阳被郁不得宣泄而疼痛
E. 寒性凝滞,气血阻滞而疼痛
10. [单选题]轻取即得,重按稍减的脉是( )
A. 浮脉
B. 洪脉
C. 沉脉
D. 涩脉
E. 虚脉
11. [多选题]关于吲达帕胺,叙述正确的是
A. 抑制远端小管对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
B. 能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内流
C. 影响血脂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D. 口服吸收较差
E. 不良反应有剂量相关性
12. [多选题]以下关于乳剂稳定性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 乳剂中油或乳发生变质的现象称为破裂
B. 在一定条件下,溶剂的分散相和连续相相互对换的现象称为转相
C. 分散相和连续相分成两层,经振摇不能恢复的现象称为分层
D. 乳滴聚集成团但并未合并的现象称为絮凝
E. 乳剂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放置时分散相集中在顶部或底部时的现象称为陈化
13. [多选题]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为
A. 核糖体与抗生素的结合部位发生改变
B. PBPs突变
C. 细菌产生酯酶、磷酰化酶和葡萄糖酶
D.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E. 细菌的RNA多聚酶发生突变
14. [多选题]下列对鼻黏膜肿胀的用药注意事项,描述正确的是
A. 1%麻黄碱滴鼻时应间断给药,每次间隔4~6小时
B. 伪麻黄碱可引起血压升高,儿童、妊娠妇女应禁用
C. 伪麻黄碱口服时间不宜超过7日,滴鼻时间不宜超过3日
D. 驾驶员、高空作业者、精密仪器操作者在服用或滴用氯苯那敏后4小时内不宜从事本职工作
E. 伪麻黄碱口服制剂不宜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合用
15. [多选题]属于二萜类成分的化合物是
A. 薄荷醇
B. 青蒿素
C. 莪术醇
D. 穿心莲内酯
E. 紫杉醇
16. [单选题]藿香正气散的君药是( )
A. 厚朴
B. 苍术
C. 藿香
D. 砂仁
E. 茯苓
17. [多选题]无菌方式包装的医用棉花的包装和产品说明书上,应注明
A. 出厂日期
B. 灭菌有效期
C. 启封后切勿用手接触
D. 包装破损禁用说明或标识
E. 一次性使用说明或禁止再次使用标识
18. [单选题]治疗热厥证的主方是( )
A. 乌梅丸
B. 四逆汤
C. 四逆散
D. 安宫牛黄丸
E. 苏合香丸
19. [多选题]零售乙类非处方药的商业企业配备的人员要求是
A. 专职
B. 经专业培训
C. 取得上岗证
D.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E. 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
20. [多选题]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B. 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C. 触发细菌自溶酶活性
D. 抑制胞壁黏肽合成酶
E.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