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儿科护理学中级卫生专业技术智能考试试题(G0),更多儿科护理主管护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患者女,45岁。以2型糖尿病收入院。护士对其进行了入院宣教,并通过评估制定了“糖尿病对机体的危害”和“如何选择糖尿病饮食”两方面教育计划。护士通过与患者交流,判断出患者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这是患者教育程序的
A. 评估教育需求
B. 进行教育诊断
C. 制定教育计划
D. 实施教育计划
E. 教育效果评价
2. [单选题]护理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是
A. 先进化
B. 现实化
C. 现代化
D. 合理化
E. 科学化
3. [单选题]5个月婴儿,昨日种了百白破混合疫苗,今日有轻度发热,稍哭吵闹不安,查:体温37.5℃,右上臂外侧注射部位有轻微红肿。咽部充血,心肺无异常发现,下列哪项处理最恰当
A. 暂不用药
B. 口服退热药
C. 口服抗生素
D. 口服抗病毒药
E. 同时口服抗生素和抗病毒药
4. [单选题]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 赫茨伯格
B. 马斯洛
C. 弗洛姆
D. 斯金纳
E. 亚当斯
5. [单选题]1岁小儿诊断贫血的标准是血红蛋白低于
A. 120g/L
B. 110g/L
C. 100g/L
D. 90~60g/L
E. 60~30g/L
6. [单选题]下列关于肺脓肿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吸入性肺脓肿的好发部位与支气管解剖、重力作用有关
B. 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脓肿破溃后可咳出大量脓痰或脓臭痰
C. 吸入性肺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血源性肺脓肿则为厌氧菌
D. 抗菌和痰液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E. 肺脓肿伴反复感染、大咯血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7. [单选题]肺癌引起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
A. 侵犯心脏所致
B. 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所致
C. 压迫到主动脉所致
D. 压迫双侧锁骨下静脉所致
E. 压迫纵隔淋巴结所致
8. [单选题]某妇女,28岁,平素月经规律,26~28天一次,每次持续4天,其月经第一天是10月1日,今日是10月3日,那么,她的子宫内膜变化处于
A. 月经期
B. 增生期
C. 分泌期
D. 月经前期
E. 初潮期
9. [单选题]人际传播是
A. 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
B. 组织以外的小群体的传播活动
C. 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D. 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E. 个体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外处理过程
10. [单选题]5岁女孩,颜面四肢轻度浮肿2月,血压120/80mmHg,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15个/HP,血总蛋白40g/L,白蛋白25g/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肾炎
B. 慢性肾炎
C.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D. 肾炎性肾病综合征
E. 急进性肾炎
11. [单选题]某护士将一名艾滋病患者的患病信息告知其所居住的社区,导致邻居们对这名患者非常排斥,这名护士损害了该患者的什么权利
A. 健康权
B. 知情同意权
C. 姓名权
D. 医疗权
E. 隐私权
12. [单选题]新业务新技术管理的第一步是
A. 建立审批制度
B. 建立资料档案
C. 新业务新技术的论证
D. 选择应用的人群
E. 探讨道理伦理的符合程度
13.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14. [单选题]潜伏期
A. 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3cm
B. 宫口扩张3~8cm
C. 宫口扩张3cm至10cm
D. 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
E. 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8cm
15. [单选题]蛔虫蚴虫移行发育的过程需要
A. 2~3周
B. 3~4周
C. 2~3个月
D. 3~4个月
E. 5~6个月
16.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孕激素的生理功能的是
A. 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B. 促进体内水与钠的排泄
C. 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D. 促进骨中钙质沉着
E. 可升高基础体温0.3~0.5℃
17. [单选题]能预防局麻药中毒的术前用药是
A. 氯丙嗪
B. 异丙嗪
C. 阿托品
D. 哌替啶
E. 苯巴比妥钠
18. [单选题]患儿男,10个月,阵发性哭闹、呕吐8小时,果酱样大便2次,腹部有腊肠样包块。患儿首先考虑为
A. 急性肠套叠
B. 阑尾炎
C. 病毒性肠炎
D. 急性胃穿孔
E. 急性坏死性肠炎
19. [单选题]不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是
A. 活检钳
B. 穿刺针
C. 导尿管
D. 喉镜
E. 膀胱镜
20.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因慢性尿路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间较长,为防止真菌二重感染,可以
A. 较长期地联合服用制霉菌素
B. 每周更换抗生素
C. 间歇性停用抗生素
D. 联合应用数种抗生素
E. 用微生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