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师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前模拟题(E7),更多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治疗肝硬化肝脾血瘀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 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B. 实脾饮加减 
  C. 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D. 调营饮加减 
  E. 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2. [单选题]面瘫的恢复应加用的穴位是
  A. 膏肓俞 
  B. 足三里 
  C. 命门 
  D. 关元 
  E. 气海 
 
3. [单选题]理中丸和小建中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A. 附子 
  B. 桂枝 
  C. 生姜 
  D. 人参 
  E. 炙甘草 
 
4. [单选题]吗啡急性中毒的表现是( )
  A. 呕吐 
  B. 便秘 
  C. 针尖样瞳孔 
  D. 依赖性 
  E. 耐受性 
 
5. [单选题]治疗耳聋实证,应主选的是( )
  A. 足少阴、手太阳经穴 
  B. 足少阳、手少阳经穴 
  C. 足少阴、手少阴经穴 
  D. 足少阳、手少阴经穴 
  E. 足少阴、手少阳经穴 
 
6. [单选题]寒热虚实错杂的久泻久痢,宜选用
  A. 真人养脏汤 
  B. 乌梅丸 
  C. 芍药汤 
  D. 白头翁汤 
  E. 四神丸 
 
7.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是气虚证的表现
  A. 自汗 
  B. 神倦乏力 
  C. 头晕目眩 
  D. 耳鸣如蝉 
  E. 语声低微 
 
8. [单选题]寒痰阻肺的特征是
  A. 咳声不扬,痰黄质稠 
  B. 咳声重浊紧闷,痰多易咯 
  C. 干咳少痰或无痰 
  D. 咳声低微无力 
  E. 咳声如犬吠,声音嘶哑 
 
9. [单选题]中医治疗血虚证时,常加入一定量的补气药,其根据是
  A. 气能生血 
  B. 血能生气 
  C. 血能载气 
  D. 气能行血 
  E. 气能摄血 
 
10. [单选题]患者,女,33岁。结婚5年未孕,月经规则,自觉胸脘痞闷,带下量多、色白、质黏,舌苔白腻,脉细滑。妇科检查: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宫底部明显突出,质硬,B型超声波检查为单个结节,血红蛋白90g/L。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 甲基睾丸素加开郁二陈汤 
  B. 雌激素加开郁二陈汤 
  C. 输血加开郁二陈汤 
  D. 子宫肌瘤摘除术 
  E. 子宫次全切除术 
 
11. [单选题]既是西方医学的创始人,也是西方传统医德的奠基人,是指( )
  A. 希波克拉底 
  B. 亚里士多德 
  C. 盖伦 
  D. 迈蒙尼提斯 
  E. 帕茨瓦尔 
 
12. [单选题]呕吐,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呕吐物清稀,其临床意义是
  A. 寒饮停胃,胃失和降 
  B. 痰湿中阻,胃失和降 
  C. 胃阴不足,胃气上逆 
  D. 脾胃阳虚,胃失和降 
  E. 饮斜停胃,胃气上逆 
 
13. [单选题]迟脉的主病是( )
  A. 虚热证 
  B. 痰饮 
  C. 寒证 
  D. 血瘀 
  E. 气滞 
 
14. [单选题]按肌肤干瘪者其临床意义是( )
  A. 阳虚有寒 
  B. 气血不足 
  C. 津液不足 
  D. 湿热蕴结 
  E. 瘀血内停 
 
15. [单选题]下列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治疗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日补液量为前日的出量加500mL 
  B. 无消化道出血时可进行导泻疗法 
  C. 腹膜或血液透析 
  D. 促进利尿 
  E. 饮食宜高糖、高维生素、高蛋白 
 
16. [单选题]某病人出现神志昏迷、面色晦暗、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这说明
  A. 有神 
  B. 少神 
  C. 假神 
  D. 失神 
  E. 神志错乱 
 
17. [单选题]医务人员在学风方面必须遵循的伦理原则是
  A. 举止端庄、语盲文明 
  B. 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C. 廉洁行医、遵纪守法 
  D. 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E. 诚实守信、保守医密 
 
18. [单选题]关于生命伦理学,说法错误的是
  A. 生命伦理学是对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实践中的道德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应用伦理学 
  B. 它是在传统的医学伦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 实现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统一 
  D. 生命伦理学以医药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的研究为基础 
  E. 它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众多学科的内容 
 
19. [单选题]治疗咽喉肿痛,用点刺出血的方法应首选
  A. 列缺 
  B. 鱼际 
  C. 太渊 
  D. 孔最 
  E. 少商 
 
2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会出现口渴多饮
  A. 热盛伤津 
  B. 汗出过多 
  C. 剧烈呕吐 
  D. 泻下过度 
  E. 湿热内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