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2024知识点汇总考试试题(G4),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_正高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2024知识点汇总考试试题(G4),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_正高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数码分类鉴定系统测定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 标本经分离培养得到纯菌落 
  B. 涂片、染色镜检 
  C. 氧化酶等试验 
  D. 制备细菌悬液 
  E. 血清学试验 
 
2. [多选题]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正确的是
  A. 生长繁殖缓慢 
  B. 营养要求高 
  C. 内毒素致病 
  D. 多途径感染 
  E. 抗酸染色阳性 
 
3. [多选题]治疗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可选用:
  A. 第三代头孢菌素 
  B. 四环素类抗生素 
  C. 磺胺类药物 
  D. 氯霉素 
  E. 制霉菌素 
 
4. [多选题]关于抗体,正确的叙述是
  A. 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黏膜表面及其分泌液中 
  C. 抗体不一定是免疫球蛋白 
  D. 可用杂交瘤技术和基因工程制备抗体 
  E. 抗体具有双重性,既可结合抗原,又具有免疫原性 
 
5. [多选题]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
  A. 广泛应用抗菌药物 
  B. 患者免疫力低下 
  C. 侵入性检查和治疗 
  D. 临床诊疗、护理操作不规范 
  E. 医院环境不良导致病原体在患者中传播 
 
6. [多选题]下列不符合病毒特性的描述是
  A. 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 
  B. 无核蛋白体 
  C. 对抗生素不敏感 
  D. 同时含有2种类型的核酸 
  E. 不能通过除菌滤器 
 
7. [多选题]普遍性转导的特点是:
  A. 与烈性噬菌体有关 
  B. 噬菌体可转导供体菌染色体任何一个基因 
  C. 结局是完全转导或流产转导 
  D. 局限性转导频率高于普遍性转导 
  E. 可转移供体菌的质粒 
 
8. [多选题]假丝酵母菌的感染为:
  A. 致病性真菌感染 
  B.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C. 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 
  D. 真菌性中毒 
  E. 大多为内源性感染 
 
9. [多选题]能诱导细菌形成L型的因素有:
  A. 链霉素 
  B. 胆汁 
  C. 宿主免疫因素 
  D. 青霉素 
  E. 溶菌酶 
 
10. [多选题]医院物体表面细菌污染检测时,采样检查时应注意
  A. 采样标本要有代表性 
  B. 标本数量要足够 
  C. 可将物体分为污染、半污染和治疗三个区进行采样 
  D. 采样无需无菌操作 
  E. 采样需要无菌操作 
 
11. [多选题]布鲁菌侵入人体的途径包括:
  A. 节肢动物叮咬 
  B. 眼结膜 
  C. 消化道 
  D. 呼吸道 
  E. 皮肤接触 
 
12. [多选题]单向琼脂扩散试验通常用于检测
  A. IgG 
  B. IgM 
  C. IgA 
  D. 补体C3 
  E. IgE 
 
13. [多选题]与医学关系密切的细菌分解代谢产物有:
  A. 热原质 
  B. H2S 
  C. 外毒素 
  D. 吲哚 
  E. 丙酮酸 
 
14. [多选题]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病毒有
  A. EBV 
  B. HPV16 
  C. HBV 
  D. HEV 
  E. HTLV-1 
 
15. [多选题]AIDS的传播途径有:
  A. 性接触 
  B. 输入血制品 
  C. 垂直传播 
  D. 呼吸道飞沫 
  E. 吸毒者共用注射器 
 
16. [多选题]有关"细菌毒力的增强或减弱"的叙述,哪几项正确:
  A. 一般因粗糙型变成光滑型而增强 
  B. 通过易感动物传代而增强 
  C. 长期在人工培养基传代而减弱 
  D. 失去形成菌毛的能力而减弱 
  E. 溶源性转换后,可能增强 
 
17. [多选题]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依据的指标有
  A. 金黄色色素 
  B. 分解甘露醇 
  C. 产生凝固酶 
  D. 产生耐热核酸酶 
  E. 产生溶血毒素 
 
18. [多选题]衣氏放线菌的特点有:
  A. 抗酸染色阳性 
  B. 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硫磺样颗粒" 
  C. 在感染部位常形成瘘管 
  D. 口腔中正常菌群 
  E. 厌氧培养 
 
19. [多选题]人工培养白喉棒状杆菌所用的培养基有
  A. 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B. 血平板培养基 
  C. EMB培养基 
  D. 亚碲酸钾培养基 
  E. SS培养基 
 
20. [多选题]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病原体是
  A. 柯萨奇病毒 
  B. 埃可病毒 
  C. 结核杆菌 
  D. 脑膜炎双球菌 
  E. 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