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微生物检验技术(士)终极考试模拟试卷(G3),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微生物检验技术(士)终极考试模拟试卷(G3),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超低温冰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箱内温度可调范围至-80℃ 
  B. 电源线不可使用串列接线 
  C. 机器空气过滤网至少每月清洗1次 
  D. 每次取放物品前应戴干手套,以免冻伤 
  E. 可将盛满水的容器放入箱内速冻 
 
2. [单选题]生活饮用水常规检测指标的取样容器中,检测一般理化指标选用( )。
  A. 聚乙烯容器 
  B. 玻璃容器 
  C. 玻璃容器(灭菌) 
  D. 普通塑料 
  E. 纸容器 
 
3. [单选题]关于沙门菌检验,错误的是( )。
  A. 经加工的食品均应经过前增菌 
  B. 未经加工的食品不必经过前增菌 
  C. 前增菌培养基为缓冲蛋白胨水 
  D. 增菌培养基为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 
  E. 分离培养基为麦康凯培养基 
 
4. [单选题]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菌的鉴定包括细菌形态、代谢活动、抗原结构、致病性、遗传与变异等 
  B. 生物制品多来源于细菌及其代谢产物 
  C. 供预防应用的菌苗诊断血清必须由纯培养的细菌制得 
  D. 制备供治疗应用的抗毒素、免疫血清无需纯培养的细菌 
  E. 血清学检测必须培养标准病原菌以制备相应抗原 
 
5. [单选题]在检测医疗机构污水总余氯指标的样品采集时,错误的是
  A. 所检样品需在医疗机构污水最终排放口处采集 
  B. 样品采集后应避免强光 
  C. 样品中的悬浮性固体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不用去除 
  D. 被测样品的温度应在15~20℃ 
  E. 如样品温度过低,应现将样品在温水中水浴,使其温度升至要求的温度后,再测定数值 
 
6. [单选题]组织培养的人工综合营养液中,通常加入一定比例的动物血清。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血清可以提供细胞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B. 血清可以促进细胞的贴壁和生长 
  C. 维持液用于延缓细胞代谢,从而延长细胞的生长时间,以利于实验的进行,因此要求的营养条件丰厚 
  D. 血清具有很强的酸碱缓冲能力 
  E. 细胞生长液和维持液的主要区别是血清含量不同 
 
7. [单选题]控制病毒遗传变异的主要成分是( )。
  A. 染色体 
  B. 衣壳 
  C. 壳粒 
  D. 核酸 
  E. 包膜 
 
8. [单选题]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常用的方法有( )。
  A. 直接法、间接法、夹心法、竞争抑制法 
  B. 直接法、沉淀法、印迹法、竞争抑制法 
  C. 直接法、间接法、夹心法、免疫扩散法 
  D. 直接法、间接法、印迹法、免疫扩散法 
  E. 直接法、沉淀法、印迹法、免疫抑制法 
 
9. [单选题]麦康凯(MacConKey)琼脂培养基适于培养什么细菌( )。
  A. 分离培养鼠疫杆菌 
  B. 培养布鲁司杆菌 
  C. 白喉杆菌 
  D. 肠道菌的分离培养 
  E. 百日咳杆菌 
 
10. [单选题]当烤箱内发生燃烧时应( )。
  A. 立即断电 
  B. 立即打开箱门 
  C. 立即打开排气口 
  D. 等待温度下降 
  E. 取出物品 
 
11. [单选题]医疗机构污水微生物检测样品最长的保存时间是
  A. 2小时 
  B. 4小时 
  C. 6小时 
  D. 8小时 
  E. 12小时 
 
12. [单选题]梅毒的传染源是( )。
  A. 兔 
  B. 人 
  C. 鼠 
  D. 疫水 
  E. 蚊 
 
13. [单选题]可以通过检测淋巴细胞的某些表面标志,来确定细胞的不同类型的方法不包括( )。
  A. 免疫荧光法 
  B. 磁珠分离法 
  C. 淘选法 
  D. 流式细胞术 
  E. PCR 
 
14. [单选题]急性毒性是指( )。
  A. 机体一次接触外源性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B. 机体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源性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C. 一次染毒引起的中毒效应或死亡效应 
  D. 机体连续接触外源性化学物多次后出现的严重的中毒效应 
  E. 瞬间给试验动物染毒出现的中毒效应 
 
15. [单选题]细菌诊断中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原则包括( )。
  A. 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 
  B. 在送检过程中,对脑膜炎球菌标本要进行保温 
  C. 在检验容器上要贴好标签 
  D.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E. 以上都是 
 
16. [单选题]由细菌产生的,能损伤机体组织,具有侵袭性的物质是( )。
  A. 菌毛 
  B. 鞭毛 
  C. 荚膜 
  D. 血浆凝固酶 
  E. 透明质酸酶 
 
17. [单选题]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我国将其分为( )。
  A. 甲级、乙级和丙级三级 
  B. 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四级 
  C. 重大(Ⅰ)、较大(Ⅱ)和一般(Ⅲ)三级 
  D. 特别重大(Ⅰ)、重大(Ⅱ)、较大(Ⅲ)和一般(Ⅳ)四级 
  E. 重大(Ⅰ)、严重(Ⅱ)、较大(Ⅲ)和一般(Ⅳ)四级 
 
18. [单选题]下列哪些方法不属于EUSA方法?( )
  A. 间接法 
  B. 双抗体夹心法 
  C. IgM捕获ELISA 
  D. PCR法 
  E. 竞争法 
 
19. [单选题]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目前实验室防护水平最高的是(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E. 五级 
 
20. [单选题]抗原抗体结合的特点是( )。
  A. 随机性 
  B. 快速性 
  C. 生物性 
  D. 特异性 
  E. 稳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