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考试宝典LA医师题库练习(K3),更多LA医师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频道。
1. [单选题]处理放射治疗意外事故的过程有下列①关闭电源,②封闭治疗室门,④撤出离开现场,④报告上级、登记记录,请选择正确步骤( )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E. ③①④②
2. [单选题]宫内膜癌,侵犯宫体及宫颈的临床分期为( )
A. Ⅰa期
B. Ⅰb期
C. Ⅱ期
D. Ⅲ期
E. Ⅳ期
3. [单选题]下列哪一条不符合乳腺髓样癌的特征( )
A. 镜下肿瘤边界明显
B. 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C. 肿瘤细胞大,呈多形性
D. 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
E. 预后比浸润性导管癌好
4. [单选题]男性,45岁,体检发现前上纵膈有4cm×5cm肿块,紧贴胸骨后,密度均无钙化,与周围器官有脂肪线分开,最可能的诊断为( )
A. 甲状腺肿瘤
B. 胸腺瘤
C. 畸胎类肿瘤
D. 淋巴瘤
E. 心包囊肿
5. [单选题]整体照射离体分析存活曲线的特点( )
A. 快速、准确、定性的方法
B. 快速、定性的方法
C. 快速、准确、定量的方法
D. 快速准确的方法
E. 准确、定量的方法
6. [单选题]子宫内膜癌患者,CT示有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淋巴结主要,临床分期为( )
A. Ⅱb期
B. Ⅲa期
C. Ⅲb期
D. Ⅲc期
E. Ⅳa期
7. [单选题]下咽癌术前放射剂量选用( )
A. 30Gy
B. 40~50Gy
C. 60Gy
D. 70Gy
E. 80Gy
8. [单选题]一般头颈部癌术后放射治疗剂量应为( )
A. 20Gy左右
B. 30Gy左右
C. 40Gy
D. 55Gy~65Gy
E. 80Gy左右
9. [单选题]上颌窦癌有眶底骨壁或后壁破坏术前放疗剂量( )
A. 3000cGy
B. 4000cGy
C. 6000cGy
D. 8000cGy
E. 9000cGy
10. [单选题]外阴高分化鳞癌Ⅱ期,合并冠心病,行外阴根治术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术后腹股沟照射剂量宜为(DT)( )
A. 10~20Gy/1~2周
B. 20~30Gy/2~3周
C. 30~40Gy/3~4周
D. 40~50Gy/4~5周
E. 50~60Gy/5~6周
11. [单选题]质子治疗具有高线性能量传递LET的( )
A. 生物及物理特点
B. 生物及化学特点
C. 生物特点而无剂量分布特点
D. 物理特点
E. 剂量分布特点而无生物特点
12. [单选题]电子束全身照射使用5mm有机玻璃屏风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X射线的污染
B. 降低剂量率
C. 降低射线能量,提高皮肤剂量
D. 增加射线能量,降低皮肤剂量
E. 吸收中子,减少中子污染
13. [单选题]关于髓母细胞瘤治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手段
B. 放射治疗是标准治疗方案的组成部分
C. 现代影像学条件下,全脑全脊髓照射意义下降
D. 增加化疗能够减少低危组患者的全中枢照射剂量
E. 低危组全中枢照射剂量在30Gy左右
14. [单选题]全肺放疗时最大剂量不能超过( )
A. 10Gy
B. 10~15Gy
C. 20Gy
D. 30Gy
E. 40Gy
15. [单选题]目前常用于肿瘤放疗的加速器有( )
A. 静电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回旋加速器
B. 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回旋加速器
C. 串列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感应加速器
D. 电子直线加速器、串列加速器
E. 回旋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串列加速器
16. [单选题]恶性度低的NHL的病理形态是( )
A. 滤泡型
B. 弥散型
C. 滤泡型和弥散型混合
D. 索条状浸润
E. 片块状浸润
17. [单选题]近距离腔内治疗鼻咽癌适应症为( )
A. 限于鼻咽壁、浅表病灶
B. 鼻腔受侵
C. 咽旁间隙明显受侵
D. 口咽受侵
E. 颅底骨破坏
18. [单选题]食管癌术后病理示肿瘤己侵犯食管纤维膜,病变旁与胃左淋巴结转移阳性,分期为T3N1M0,下一步治疗为( )
A. 放射治疗
B. 化疗
C. 放疗加同步化疗
D. 随诊观察
E. 中医治疗
19. [单选题]颅咽管瘤放射剂量应控制在( )
A. 35Gy
B. 40Gy
C. 40~50Gy
D. 50~60Gy
E. >70Gy
20. [单选题]组织空气比是指( )
A. 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吸收剂量率与参考深度d0处剂量率之比
B. 模体中射野中心轴等中心处,其组织深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率,与同一空间位置空气中一小体积软组织内吸收剂量率之比
C. 模体中射野中心轴等中心处,其组织深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率,与空间同一位置处于参考深度d0的吸收剂量率之比
D. 模体中射野中心轴等中心处,其组织深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率,与空间同一位置最大剂量点处有效原射线剂量率之比
E. 模体中射野中心轴等中心处,其组织深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率,与空间同一位置一小体积软组织内有效原射线剂量率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