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疼痛卫生副高真题正确答案(B6),更多疼痛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门诊就诊病人,主要从下列哪项入手
A. 病史采集
B. CT
C. 磁共振检查
D. “B”超
E. 实验室检查
2. [单选题]关于肱动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在臂的上部居肱骨内侧
B. 在臂的中部居肱骨前内侧
C. 在臂的下部居肱骨前方
D. 在大圆肌下缘续于腋动脉
E. 与两条肱静脉及正中神经伴行,沿肱二头肌外侧下行
3. [多选题]五苓散的药物组成是( )
A. 茯苓
B. 猪苓
C. 泽泻
D. 白术
E. 桂枝
4. [单选题]关于左冠状动脉主要分布错误的是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室后面一部分
D. 室间隔前上2/3
E. 房室束的左束支
5. [多选题]十二经别的主要功能是( )
A. 加强相互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B. 加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与心脏的联系
C. 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D. 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
E. 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联系
6. [多选题]患者女性,53岁,右侧胸背部疼痛8天,晚间疼痛显著,影响睡眠,查体:右胸背部无畸形。胸部乳房下方可见中度数量散在红色疱疹,沿胸6~10肋间分布。压痛(+),轻触痛(+),双肺呼吸音清,初步诊断为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是
A. 链球菌感染
B. 水痘-疱疹病毒感染
C. 免疫力下降
D. 皮肤接触感染
E. 生活环境过于潮湿
F. 过敏反应
7. [单选题]截肢者发生严重幻肢痛的概率为()
A. 20%-30%
B. 60%-80%
C. 5%-10%
D. 1%-2%
E. 45%-55%
8. [多选题]儿科CRPS患者特性包括()
A. CRPS更常见出现在女孩中
B. 下肢经常受影响
C. CRPS可能有遗传倾向
D. CRPS两班牙人更常见
9. [单选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是()
A. 在有家庭暴力史的患者中不常见
B. 是抗治疗性慢性疼痛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
C. 并不能预测对慢性疼痛疾病的治疗的依从性差
D. 会发生在70%机动车事故后前12个月内出现颈部疼痛的患者中
E. 在急性疼痛得到充分治疗的前提下,大部分可在重大创伤后的前几周内缓解
10. [单选题]"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
A. 阴中求阳
B. 阳病治阴
C. 寒因寒用
D. 寒者热之
E. 热者寒之
11. [单选题]CAGE问卷是在()情况时使用的。
A. 智力低下
B. 双向障碍
C. 抑郁症
D. 阿片类药物滥用
E. 酗酒
12. [单选题]腕背侧注射的最常见并发症是
A. 出血
B. 局部血肿
C. 神经损伤
D. 肌腱损伤
E. 感染
13. [单选题]与痛觉传导的调制无关的组织结构是
A. 脊髓背角胶质区
B.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C. 延髓头端腹内侧核群
D. 网状结构
E. 大脑皮质
14. [单选题]迟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来迟缓,一息不足( )
A. 二至
B. 三至
C. 四至
D. 五至
E. 六至
15. [单选题]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的是( )
A. 十五别络
B. 浮络
C. 孙络
D. 正经
E. 奇经
16. [单选题]椎管内应用氯胺酮的常用剂量
A. 0.5mg/kg,一般不超过1.0mg/kg
B. 1~2mg/kg
C. 0.1~0.2mg/kg
D. 10mg/kg
E. 7mg/kg
17. [多选题]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
A. 主运化
B. 主疏泄
C. 主藏血
D. 主升
E. 主统血
18. [单选题]下面对术后镇痛所致下肢麻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发生机制主要为低浓度局麻药作用于神经引起的感觉异常
B. 临床表现为单侧肢体麻木感,可伴感觉功能减退;运动功能可保持正常
C. 如果是使用硬膜外镇痛泵引起,可将持续泵入模式改为间断PCA模式,并观察下肢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大部分患者会在几个小时后恢复
D. 如果同时合并运动功能明显障碍,应停用硬膜外镇痛泵,改用其他镇痛方法
E. 补充液体,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必要时适当给予小剂量的血管收缩药,会对治疗下肢麻木有良效
19. [单选题]关于胸段脊髓刺激器的电极通常不会对胸腔内结构如心脏产生刺激的原因,以下最为准确的解释是()
A. 胸段脊髓禁忌放置刺激电极,因此不是临床应用技术
B. 脑脊液具有高导电性,因此将刺激传导到另一方向
C. 电刺激对神经组织而不是内脏组织非常具有特异性
D. 硬膜囊的导电性非常低,因此隔离了对内脏的电传导
E. 椎骨的导电性非常低,因此隔离了对内脏的电传导
20. [单选题]极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有
A.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结核杆菌等
B. 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
C. 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
D. 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E. 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