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卫生高级职晋升职称在线题库(E1),更多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卫生高级职晋升职称在线题库(E1),更多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五叶芦根汤用于下列何证
  A. 湿温后期,余湿未尽证 
  B. 风温后期,肺胃阴伤证 
  C. 春温后期,邪留阴分证 
  D. 暑湿后期,肺胃气液两虚证 
  E. 湿温后期,湿胜阳微证 
 
2. [单选题]小柴胡汤中用量最重的药是
  A. 黄芩 
  B. 柴胡 
  C. 人参 
  D. 半夏 
  E. 甘草 
 
3. [单选题]《伤寒论》中未论及的发黄证有
  A. 火毒发黄证 
  B. 寒湿发黄证 
  C. 蓄血发黄证 
  D. 血虚发黄证 
  E. 湿热发黄证 
 
4. [多选题]皮肤病的自觉症状有( )
  A. 瘙痒 
  B. 疼痛 
  C. 灼热感 
  D. 麻木感 
  E. 蚁走感 
 
5. [单选题]各型鱼鳞病的共同特点是:
  A. 表皮有角化过度的鳞屑 
  B. 冬重夏轻 
  C. 症状随年龄增长而减轻 
  D. 出生就有皮损 
  E. 仅见于男性 
 
6. [单选题]生龙骨入汤剂宜
  A. 另煎 
  B. 包煎 
  C. 后下 
  D. 先煎 
  E. 与诸药同煎 
 
7. [单选题]患者王某,男,48岁。素有小肠疝气,时常发作,发作时一侧阴囊偏坠肿胀,遇寒疼痛加重,痛甚牵引睾丸,舌苔白,脉弦紧。治宜选用( )
  A. 暖肝煎 
  B. 一贯煎 
  C. 橘核丸 
  D. 厚朴温中汤 
  E. 天台乌药散 
 
8. [单选题]据《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论,“治中央”的脏腑是
  A. 肺 
  B. 脾 
  C. 心 
  D. 肾 
  E. 肝 
 
9. [单选题]退热作用良好,又善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的发散风热药是
  A. 升麻 
  B. 柴胡 
  C. 葛根 
  D. 薄荷 
  E. 蝉蜕 
 
10. [单选题]患者,女,77岁。高血压病15年,常有头晕头痛、失眠出现,近1个月来,又感耳鸣耳聋,且头晕失眠加重,舌暗红有裂纹,苔黄略燥,脉弦有力。治疗时宜选用生地、白芍等配伍的药物是( )
  A. 酸枣仁、柏子仁 
  B. 当归、川芎 
  C. 胆南星、竹沥 
  D. 磁石、朱砂 
  E. 龙胆草、栀子 
 
11. [单选题]可出现库瓦济埃征阳性的疾病是
  A. 急性胆囊炎 
  B. 胆囊结石 
  C. 胆囊癌 
  D. 肝硬化 
  E. 胰头癌 
 
12. [多选题]越婢汤的药物组成有( )
  A. 麻黄 
  B. 石膏 
  C. 生姜 
  D. 大枣 
  E. 甘草 
 
13. [单选题]治疗五更泄泻的首选方剂是( )
  A. 吴茱萸汤 
  B. 理中丸 
  C. 真人养脏汤 
  D. 四神丸 
  E. 金匮肾气丸 
 
14. [单选题]发热,汗自出,时时恶风,心烦,口燥渴,脉洪大,治用
  A. 竹叶石膏汤 
  B. 栀子豉汤 
  C. 白虎汤 
  D. 桂枝汤 
  E. 白虎加人参汤 
 
15. [单选题]体现"以泻代清"治法的代表方剂是
  A. 凉膈散 
  B. 大承气汤 
  C. 小承气汤 
  D. 黄连解毒汤 
  E. 调胃承气汤 
 
16. [单选题]额中线的定位是,在头前部( )
  A. 从上星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 
  B. 从上星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的线 
  C. 从神庭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 
  D. 从神庭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的线 
  E. 从眉冲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的线 
 
17. [单选题]卫生法中刑事责任的犯罪构成是
  A.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动机、犯罪主观方面 
  B. 犯罪动机、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C.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D. 犯罪客体、犯罪动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E.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动机 
 
18. [单选题]感冒发热用耳尖三棱针放血疗法宜选( )
  A. 刺络法 
  B. 散刺法 
  C. 点刺法 
  D. 挑刺法 
  E. 叩刺法 
 
19. [单选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调养神气法则是
  A. 食饮有节 
  B. 顺应四时 
  C. 安静乐观 
  D. 起居有常 
  E. 虚静为保 
 
20. [单选题]下列何病属于疖病:
  A. 有头疖 
  B. 无头疖 
  C. 蝼蛄疖 
  D. 坐板疮 
  E. 暑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