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医学职称在线题库冲刺(A0),更多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有关细菌培养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SS培养基为常用的鉴别培养基
B. 肉汤为常用的基础培养基
C. 巯基乙酸钠培养基为常用厌氧培养基
D. 高渗低琼脂培养基用于L型细菌的培养
E. 葡萄糖蛋白胨水为常用的鉴别培养基
2. [单选题]对于O139群霍乱弧菌与O1群的比较,下述不正确的是( )
A. O139群的一般生物学特征与O1群ELTor型是比较相似的
B. 两者O抗原不同,对O抗原的免疫血清两者无交叉凝集
C. O139群霍乱弧菌无鞭毛
D. O139群有荚膜多糖
E. O139群菌株含有与O1群相同的霍乱毒素基因
3. [单选题]理想的回收率与实际的回收率是有一定的差距,这里所指的理想回收率应该是
A. 50%
B. 100%
C. 120%
D. 90%
E. 99%
4. [单选题]下列何种微生物在鸡胚卵黄囊中生长良好( )
A. 支原体
B. 军团菌
C. 沙眼衣原体
D. 肺炎链球菌
E. 流感嗜血杆菌
5. [单选题]下列真菌中,属于二相型真菌的是
A. 白假丝酵母菌
B. 卡氏肺孢子菌
C. 隐球菌
D. 曲霉菌
E. 荚膜组织胞浆菌
6. [单选题]下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 主要感染CD4细胞
B. 可引起人类艾滋病
C. 可通过性行为传播
D. 不能经胎盘传播
E. 可通过输血传播
7. [单选题]脑膜炎奈瑟菌一般定植于人体的哪个部位
A. 鼻咽部
B. 脑膜
C. 血脑屏障
D. 口腔黏膜
E. 消化道
8. [多选题]实验室应积极开展新项目新技术以满足临床诊治需要。在开展新项目前必须考虑到()
A. 项目临床应用价值,如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
B. 检查技术是否成熟
C. 标本量是否充足
D. 本实验室开展此项检查的条件是否具备
E. 该项目是否符合当地卫生部门准入条件
9. [单选题]关于HDV,错误的描述是
A. 是一种缺陷病毒
B. 是RNA病毒
C. 其抗-HD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D. 须在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辅助下才能复制
E. 其传染源是慢性丁型肝炎患者
10. [单选题]能引起毒血症的厌氧菌是( )
A. α-溶血链球菌
B. 腐生葡萄球菌
C. 破伤风梭菌
D. 鼠伤寒沙门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 [单选题]有关EHEC致病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A. 质粒介导LT、ST肠毒素,使肠黏膜细胞胞浆内CAMP增加,液体电解质分泌亢进
B. 病原菌黏附于肠黏膜表面并增殖破坏上皮细胞
C. 直接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释放内毒素破坏细胞形成炎症和溃疡素,终止肠黏膜上皮细胞蛋白合成
D. 溶源性噬菌体介导SLT-Ⅰ或Ⅱ型毒素,终止肠粘膜上皮细胞蛋白合成
E. 产生肠集聚耐热毒素致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亢进
12. [单选题]下列哪个是选择性培养基
A. SS平板
B. 血琼脂平板
C. 肉膏汤培养基
D. 蛋白胨水
E. 巧克力平板
13. [单选题]下列哪类微生物是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A. 细菌
B. 螺旋体
C. 衣原体
D. 病毒
E. 真菌
14. [单选题]从方法评价的角度看,干扰可造成的误差包括
A. 既可造成系统误差,也可造成固定误差
B. 既可造成系统误差,也可造成比例误差
C. 既可造成系统误差,也可造成随机误差
D. 既可造成固定误差,也可造成比例误差
E. 既可造成固定误差,也可造成随机误差
15. [单选题]关于临床实验室下列不正确的是
A. 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
B. 对来自人体材料进行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细胞学等检验的实验室
C. 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
D. 实验室可以提供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
E. 实验室一般不提供结果解释及提供建议
16. [单选题]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
A. 狂犬病病毒
B.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D. 登革热病毒
E. 黄热病毒
17. [单选题]疑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应注意
A. 保温,迅速送检
B. 置50%甘油盐水中保存送检
C. 冷藏送检
D. 立即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
E. 低温存放过夜
18. [多选题]下列哪些阶段在恶性疟患者周围血涂片中一般不能查见( )
A. 环状体和配子体
B. 大滋养体和环状体
C. 裂殖体和大滋养体
D. 配子体和裂殖体
E. 对上都对
19. [单选题]对于布鲁菌,如培养5天为阴性,发报告可延长培养至
A. 2周
B. 3周
C. 4周
D. 5周
E. 6周
20. [单选题]临床上最难治疗的奴卡菌是
A. 巴西奴卡菌
B. 鼻疽奴卡菌
C. 豚鼠耳炎奴卡菌
D. 圣乔治教堂奴卡菌
E. 新型奴卡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