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医学(中级)冲刺密卷单选题解析(AJ0),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医学(中级)冲刺密卷单选题解析(AJ0),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对“精不足者”,宜采取的治则是
  A. 温之以气 
  B. 补之以味 
  C. 阴阳双补 
  D. 掣引之 
  E. 引而竭之 
 
2. [单选题]女孩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称为
  A. 月经期 
  B. 青春期 
  C. 性成熟期 
  D. 发育期 
  E. 排卵期 
 
3. [单选题]霍乱兼表证治用分利兼表散法,后世称为急开支河,代表方剂为
  A. 葛根汤 
  B. 桂枝加人参汤 
  C. 五苓散 
  D. 黄芩散 
  E. 葛根黄芩连汤 
 
4. [单选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药物是
  A. 石膏 
  B. 知母 
  C. 芦根 
  D. 黄连 
  E. 天花粉 
 
5. [单选题]柴胡证往来寒热,休作有时的产生机制主要是
  A. 血弱气弱,腠理开 
  B. 藏府相连,邪高痛下 
  C. 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胁下 
  D. 正邪分争于表里之间 
  E. 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腠理 
 
6. [单选题]川楝子、槟榔皆具有的功效是
  A. 杀虫行气 
  B. 杀虫利水 
  C. 行气利水 
  D. 行气疏肝 
  E. 行气健脾 
 
7. [单选题]医德修养要坚持
  A. 集体性 
  B. 组织性 
  C. 实践性 
  D. 强制性 
  E. 动机性 
 
8. [单选题]厥阴病的提纲证不包括
  A. 气上撞心 
  B. 饥而不欲食 
  C. 厥逆 
  D. 消渴 
  E. 心中疼热 
 
9. [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与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相通的季节是
  A. 春 
  B. 夏 
  C. 长夏 
  D. 秋 
  E. 冬 
 
10. [单选题]子宫输卵管造影术除确定输卵管阻塞位置外,还可用来协助诊断一些疾病,除了:
  A. 子宫输卵管结核 
  B. 子宫腺肌症 
  C. 子宫畸形 
  D. 子宫腔粘连 
  E. 较小的子宫粘膜下肌瘤 
 
11. [单选题]关于血尿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红细胞超过3个/高倍视野称为镜下血尿 
  B. 几乎所有急性肾炎均有血尿 
  C. 血尿见于肾血管畸形 
  D. 运动性血尿是肾小球滤过膜暂时性变化引起 
  E. 三杯试验第三杯呈血尿表示病变 
 
12.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热毒疮疡,又能够治疗风热外感的药物是
  A. 黄连 
  B. 蒲公英 
  C. 牛黄 
  D. 桑叶 
  E. 金银花 
 
13. [单选题]提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的是
  A. 扁鹊 
  B. 张仲景 
  C. 华佗 
  D. 孙思邈 
  E. 龚廷贤 
 
14. [单选题]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宜用的治疗方药是
  A. 桂枝附子汤 
  B. 麻杏苡甘汤 
  C. 麻黄加术汤 
  D. 防己黄芪汤 
  E. 白术附子汤 
 
15. [单选题]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的主要症状是( )
  A. 身体疼烦,不能转侧,脉浮虚而涩 
  B. 身体烦疼,发热,恶寒,无汗 
  C. 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 
  D.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E. 历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头眩短气 
 
16. [单选题]癥瘕病名最早见于下列哪部书
  A. 《千金方》 
  B. 《诸病源候论》 
  C. 《内经》 
  D. 《类经》 
  E. 《外台秘要》 
 
17. [单选题]下列有关慢性肝炎中医治疗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 肝胆湿热证,主方用芍药汤 
  B. 脾肾阳虚证,主方用金匮肾气丸 
  C. 肝肾阴虚证,主方用滋水清肝饮 
  D. 肝郁脾虚证,主方用逍遥散 
  E. 瘀血阻络证,主方用血府逐瘀汤 
 
18. [单选题]"发汗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需补充的原文是
  A. 心烦腹满者 
  B. 腹满而吐者 
  C. 腹满而喘者 
  D. 腹满痛者 
  E. 腹胀满者 
 
19. [单选题]既可活血祛瘀,又可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 桃仁 
  B. 杏仁 
  C. 柏子仁 
  D. 紫苏子 
  E. 红花 
 
20. [单选题]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是
  A. 疾病性质和病人年龄 
  B. 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质 
  C. 疾病病程和病人的经济状况 
  D. 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情绪反应 
  E. 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