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病理学技术(师)初级真题详细答案(E6),更多病理学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酶的可逆性抑制正确的是
A. 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使酶变性
B. 抑制剂与酶通常以共价键结合
C. 抑制剂不能用物理的方法去除
D. 抑制剂对酶无专一性
E. 磺胺药的抗菌作用是可逆性抑制
2. [单选题]嗜铬细胞瘤首选的免疫组化标记是
A. calretinin
B. HMB45
C. GFAP
D. CgA
E. NBA
3. [单选题]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
A. 胞质脂滴增加
B. 核碎裂
C. 胞质嗜酸性增强
D. 线粒体肿胀
E. 自噬泡增多
4. [单选题]胆汁性肝硬化的组织学特点是
A. 结节大小较一致,纤维间隔薄而均匀
B. 肝脏变小、变硬、深绿色
C. 结节大小不一,纤维间隔厚薄不均
D. 胆管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将肝脏分隔为结节状
E. 肝脏淤血,纤维组织增生,分隔肝小叶
5. [单选题]细胞培养室内不能放置的设备是
A. 超净工作台
B. 倒置相差显微镜
C. 小型低速离心机
D. 冰箱
E. 酸缸
6. [单选题]用于电镜检查的标本应选用的固定液是
A. 10%甲醛
B. 70%乙醇
C. 95%乙醇
D. 4%戊二醛
E. Carnoy固定液
7. [单选题]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中含量恒定的是( )。
A. 氢(H)
B. 碳(C)
C. 氮(N)
D. 氧(O)
E. 硫(S)
8. [单选题]尸体剖检时,测量两侧膈肌高度的正确方法是
A. 取出腹腔脏器后测量
B. 取出胸腔脏器后测量
C. 腹腔和胸腔脏器均取出后测量
D. 腹腔和胸腔脏器均未取出时测量
E. 取出盆腔脏器后测量
9. [单选题]免疫组化的主要任务是
A. 揭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
B. 描述疾病体内变化
C. 示踪体内大分子抗原和半抗原或外来致病抗原物质,辅助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指导疾病的治疗
D. 对疾病进行分类
E. 了解疾病机体的代偿功能
10. [单选题]原位杂交固定的目的是
A. 保持酶的活性,使酶联抗体易于连接到组织或细胞上
B. 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使抗体易于检测
C. 保持细胞形态结构,最大限度地保存细胞内的蛋白水平,使抗体易于进入组织或细胞
D. 保持细胞形态结构,最大限度地保存细胞内的DNA或RNA水平,使探针易于进入细胞或组织
E. 增强杂交信号,降低非特异性染色
11. [单选题]水样变性指的是( )。
A. 细胞内水分过多
B. 器官体积增大
C. 组织水肿
D. 细胞体积增大
E. 细胞器增大
12. [单选题]下列关于迈-格-吉(MGG)染色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染色方法简单、省事
B. 胞质、胞核染色效果好
C. 所染细胞体积比HE染色的细胞大
D. 不能用于鉴别淋巴瘤
E. 可保存+多年而不褪色
13. [单选题]荧光抗体直接法的最大缺点是
A. 特异性差,敏感性强
B. 特异性高,但操作复杂
C. 敏感性差,一种荧光抗体只能检查一种抗原
D. 非特异性染色强
E. 无法定量
14. [单选题]一个生物样品的含氮量为5%,它的蛋白质含量正确的是
A. 8.80%
B. 12.50%
C. 16.0%
D. 38.0%
E. 31.25%
15. [单选题]关于平滑肌纤维超微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表面有许多小凹,相当于横纹肌纤维的T小管
B. 细肌丝主要由肌动蛋白组成
C. 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
D. 肌浆网致密
E. 粗、细肌丝聚集成收缩单位
16. [单选题]尸体剖检时有关寄生虫学检查,下面的做法不妥当的是
A. 每例尸检均须进行寄生虫检查
B. 根据推测的可能性病原体,采集检查样奉
C. 检测样本妥善封装,注明检查要求
D. 检测结果报告应贴附于有关尸检档案资料中
E. 采集样本通常包括:心血、骨髓、肝、脾、肠内容物和肠壁组织等
17. [单选题]出血的后果主要取决于
A. 出血的类型
B. 出血的发生机制
C. 机体抵抗力
D. 年龄
E. 出血的部位、速度和数量
18. [单选题]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不正确的是
A. Ⅰ型胶原纤维:排列紧密,显示强的双折光性,呈黄色或红色
B. Ⅱ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呈多种色彩的疏松网状分布
C. Ⅲ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呈绿色的细纤维
D. Ⅳ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的基膜呈淡黄色
E. Ⅴ型胶原纤维:排列疏松,显示强的双折光性,呈绿色
19. [单选题]下列各种器官被覆的上皮不属于柱状上皮的是
A. 鼻腔
B. 支气管
C. 小肠
D. 气管
E. 阴道
20. [单选题]下列方法用于显示脂褐素的是
A. Perls亚铁氰化钾法
B. Lillie硫酸亚铁法
C. Schmorl三氯化铁氰化钾法
D. 刚果红法
E. 高碘酸无色复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