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内分泌中级资格考前模拟题(D7),更多内分泌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1型糖尿病,下列说法不妥的是
A. 发病年龄较早
B. 对胰岛素较敏感
C. 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
D. 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E. 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缺陷有关
2. [单选题]风心病心衰患者用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出现食欲不振,头痛,心电图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应首先考虑
A. 洋地黄剂量不足
B. 低钾
C. 洋地黄中毒
D. 风湿活动
E. 心衰加重
3. [单选题]器质性幽门梗阻
A.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周边黏膜充血水肿所致
B.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发作瘢痕形成或粘连所致
C. 急性穿孔
D. 慢性穿孔
E. 癌变
4. [单选题]女性,30岁。劳动时出现胸部闷痛,多次晕倒,数分钟后意识恢复,体检发现胸骨左缘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屏气时杂音增强。该患者可能性最大的疾病是
A.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B. 风湿性心瓣膜病
C. 先天性心脏病
D.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E.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 [单选题]洋地黄制剂不宜应用的情况是
A. 二尖瓣狭窄合并快心室率房颤
B. 有症状心力衰竭伴窦性心动过速
C. 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
D. 二尖瓣狭窄窦性心率
E. 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6. [单选题]心功能不全时,下列哪项不是其代偿的方式( )
A. 交感神经兴奋
B. 心肌肥厚
C. 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
D. 心腔扩大
E. 迷走神经兴奋
7. [单选题]尿路刺激征的主要原因为
A. 泌尿系肿瘤
B. 异物
C. 药物如环磷酰胺等
D. 尿路感染
E. 放射线照射
8. [单选题]下列是心力衰竭早期代偿机制,除了
A. Frank-Starling机制
B. 心肌肥厚
C. 心脏扩大
D. 神经内分泌激活
E. 迷走神经兴奋
9. [单选题]以下属于"医患关系的技术性方面"的是( )
A. 往中的社会方面的关系
B. 医患交往中的治疗方面的关系
C. 医患交往中的伦理方面的关系
D. 医患交往中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E. 医患交往中的人文关怀
10. [单选题]临床诊疗工作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
A. 安全无害的原则
B. 痛苦最小的原则
C. 耗费最少的原则
D. 患者第一的原则
E. 疗效最佳的原则
11. [单选题]男性,52岁。肝硬化,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查体:肝病面容,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腹膨隆。对于这类患者,如果行肝功能试验,下列不正确的是
A. 球蛋白下降
B. 白蛋白下降
C. 胆固醇酯下降
D. 胆红素升高
E. 层粘连蛋白升高
12. [单选题]对于结合胆红素哪项是错误的
A. 非结合胆红素于肝细胞光面内质网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B. 结合胆红素是葡萄糖醛酸酯
C. 结合胆红素不能由肾小球滤出
D. 结合胆红素是水溶性的
E. 结合胆红素可以出现在尿内
13. [单选题]慢性肺心病出现右心衰竭时,以下哪项可能不是心衰的表现( )
A. 双肺底湿啰音
B. 肝肿大和压痛
C. 双下肢水肿
D. 胸腔积液
E.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14. [单选题]为诊断Barrett食管,应行
A. 胃镜
B. 食管压力测定
C. 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
D. 冠脉造影
E. 酸灌注试验
15. [单选题]肾性水肿的主要表现是( )
A. 水肿从足部开始
B. 发展较缓慢
C. 静脉压升高
D. 疾病早期,晨间有眼睑与颜面水肿
E. 水肿比较坚实,移动性小
16. [单选题]对于腹腔积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腹腔内血液95%经门静脉回流到体循环
B. 血浆蛋白低于25g/L常出现腹腔积液
C. 慢性右心功能不全时腹腔积液为漏出液
D. 结核性腹膜炎腹腔积液为渗出液
E. 丝虫病常可引起血性腹腔积液
17. [单选题]女性,61岁。肝硬化失代偿期,大量腹水,给予利尿剂后腹水仍不见减少,考虑为难治性腹水。关于难治性腹水利尿剂的最大剂量是下列中的
A. 螺内酯100mg,呋塞米40mg
B. 螺内酯200mg,呋塞米80mg
C. 螺内酯200mg,呋塞米100mg
D. 螺内酯400mg,呋塞米160mg
E. 螺内酯500mg,呋塞米200mg
18. [单选题]下述何种疾病的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
A. 哮喘
B. 肺纤维化
C. 慢性支气管炎
D. 大气道狭窄
E. DPB(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19. [单选题]作为主诉,不正确的是
A. 反复右上腹部疼痛10天
B. 发热2天
C. 发现腹部包块半个月
D. 心脏病2年,加重伴下肢水肿3天
E. 畏寒,咳嗽,发热3天,加重伴右胸痛1天
20. [单选题]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的是
A. 阿糖胞苷
B. 高三尖杉酯碱
C. 维甲酸
D. 亚砷酸
E. 长春新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