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一般什么时候小儿可自动控制排尿"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一般什么时候小儿可自动控制排尿
A. 1岁
B. 1.5岁~3岁
C. 2岁
D. 2.5岁
E. 3岁
[单选题]不属于骨盆底外层范畴肌肉是
A. 肛门外括约肌
B. 球状海绵体肌
C. 会阴浅横肌
D. 坐骨海绵体肌
E. 会阴深横肌
正确答案 :E
解析:会阴深横肌不属于骨盆底外层范畴肌肉。
[单选题]女,16岁。口干,多饮、多尿1周。神志模糊1天,查体:T36.9℃,P80次/分,R26次/分,BP120/80mmHg,呼吸深,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呼气中有烂苹果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病理反射阴性,治疗的关键是
A. 纠正酸中毒
B. 大量补液
C. 纠正电解质紊乱
D. 防治并发症
E. 皮下注射胰岛素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有关胸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情况下是负压
B. 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
C. 胸内负压有利于静脉回流
D. 使肺维持一定的扩张程度
E. 产生气胸时负压增大
正确答案 :E
解析:此题是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胸内压概念的理解。胸内压又称胸内负压,是指低于大气压而言。一般情况下胸内压是负压(A),其大小等于肺内压一肺回缩压(B),胸内负压有利于静脉回流(C),可使肺维持一定的扩张程度(D),一旦产生气胸时,负压消失,肺回缩而不是负压增大,故答案E是错误的,本题答案应选择E。
[单选题]可承载生物遗传信息的分子结构是
A.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位置
B. 氨基酸的侧链基团
C. 脂蛋白的脂质组成
D. 核酸的核苷酸序列
E. 胆固醇的侧链碳原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表现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中。
[单选题]女,65岁。突发剧烈头痛后昏迷1小时。查体:深昏迷,颈强直,四肢无自主活动,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头部CT示脑沟与脑池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B. 脑栓塞
C. 脑血栓形成
D. 蛛网膜下隙出血
E. 脑出血
正确答案 :D
解析: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病前多数患者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发病突然,有剧烈头痛、项背痛或下肢疼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半数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等。以一过性意识障碍多见,严重者呈昏迷状态,甚至出现脑疝而死亡。脑膜刺激征明显,常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1~2天内出现。头部CT:诊断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准确率较高。显示脑沟与脑池密度增高。颈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大脑外侧裂最多。大脑中动脉瘤破裂血液积聚患侧外侧裂,也可流向环池、纵裂池。基底动脉瘤破裂后,血液主要聚积于脚间池与环池附近。出血后第一周内CT显示最清晰,1~2周后出血逐渐吸收。但CT无法分辨脑脊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在严重化脓性脑膜炎时蛛网膜下隙、脑沟等也呈高密度。
[单选题]麻疹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
A. 出疹后3天
B. 出疹后5天
C. 出疹后10天
D. 出疹后15天
E. 肺炎痊愈
正确答案 :C
解析:肺炎为麻疹的最常见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对麻疹患儿,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及早治疗。一般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延长到出疹后10天。易感的接触者应检疫3周,并给予被动免疫制剂。故选C。
[单选题]下列抑制胃酸分泌效果最佳的药物是
A. 西咪替丁
B. 阿托品
C. 硫糖铝
D. 前列腺素
E. 胶体次枸橼酸铋(CBS)
正确答案 :A
解析:西咪替丁有显著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明显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分泌,也能抑制由组胺、分肽胃泌素、胰岛素和食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对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对应激性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明显疗效。阿托品主要用其硫酸盐解除痉挛,减少分泌,缓解疼痛,散大瞳孔;硫糖铝促溃疡愈合;前列腺素兴奋平滑肌;胶体次枸橼酸铋涂在胃表面,形成保护层并直接杀灭幽门螺杆菌。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