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卫生毒理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多选题解析(I2),更多卫生毒理(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α衰变的能量是分立的,而β衰变的能谱是连续的
B. α衰变的能量是分立的,β衰变的能谱也是分立的
C. α衰变的能量是连续分布的,β衰变的能谱也是连续分布的
D. α衰变的能量是连续分布的,而β衰变的能谱分立的
E. 以上都不正确
2. [单选题]卫生部《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规定抗(抑)菌剂最小销售包装标签要标注一些规定的内容,下列中与之不符的是
A. 应标注产品主要原料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
B. 含植物成分的抗(抑)菌剂,还应标注主要植物拉丁文名称
C. 对指示菌的杀灭率大于等于90%的,可标注“有杀菌作用”
D. 对指示菌的抑菌率达到50%或抑菌环直径大于7mm的,可标注“有抑菌作用”;抑菌率大于等于90%的,可标注“有较强抑菌作用”
E. 用于阴部黏膜的抗(抑)菌产品应当标注“可用于性生活中对性病的预防”
3. [单选题]戊二醛消毒最主要机制是
A. 干扰、破坏细菌的酶系统
B. 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C. 损伤细菌细胞膜
D. 溶解细菌线粒体
E. 先损伤细菌细胞膜,再破坏细菌的酶系统
4. [单选题]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
B. 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C. 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 依据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
E. 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
5. [单选题]慢性汞中毒的三大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A. 易兴奋、震颤、口腔炎
B. 口腔炎、发热、皮疹
C. 周围神经炎、腹痛、贫血
D. 口腔炎、腹痛、肾功能障碍
E. 贫血、易兴奋、皮疹
6. [多选题]用补气法治疗失血证的主要依据( )
A. 气能生血
B. 气能行血
C. 气能摄血
D. 血为其母
E. 气能载血
7. [单选题]下列对尘肺致残的工人达到四级者,安置原则正确的是
A. 治疗后可再恢复原工作
B. 治疗后可安排在低接尘岗位上工作
C. 经有效治疗后可在无尘岗位上工作
D. 经治疗后可在非接尘岗位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E. 经诊断后就不允许工作
8. [单选题]生产性粉尘的直径一般在
A. 0.1μm以下
B. 0.1~0.5μm
C. 0.1~1.0μm
D. 0.1~10μm
E. 0.1~15μm
9. [单选题]影响传染病年龄分布的因素之一是
A. 体质的强弱
B. 人群免疫水平的高低
C. 潜伏期的长短
D. 疾病诊断水平的高低
E. 病原体的毒力
10. [单选题]蔬菜中几乎不含有
A. 维生素B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B
D. 维生素K
E. 维生素A
11. [单选题]下列哪组致癌物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A. 免疫抑制剂、无机致癌物、促癌剂
B. 免疫抑制剂、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促癌剂
C. 直接致癌物、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细胞毒物
D. 激素、固态物质、无机致癌物
E. 促癌剂、前致癌物、细胞毒物
12. [单选题]对于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评价某种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
A. 患病率
B. 罹患率
C. 发病率
D. 病死率
E. 死亡率
13. [单选题]定喘穴位于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 )
A. 0.5寸
B. 1寸
C. 1.5寸
D. 2寸
E. 3寸
14. [单选题]含氯消毒剂的使用剂量一般依据什么计量表示
A. 氯的总含量
B. 有效氯的含量
C. 有机氯的含量
D. 氯离子含量
E. 氯分子含量
15. [单选题]制定环境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健康效应为
A. 生理负荷增加
B. 生理代偿性变化
C. 生理反应异常
D. A和B
E. B和C
16.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目的
A. 检验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B. 评价治疗药物或方法的治疗效果
C. 评价干预措施实施后对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
D. 评价新疫苗对预防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效果
E. 以上均是
17. [单选题]预防接种效果评价的流行病学常用指标是
A. 患病率
B. 发病率
C. 死亡率
D. 特异危险
E. 保护率
18. [单选题]一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中指定,该产品只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在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时,使用的有机干扰物是
A. 0.3%(W/V)牛血清白蛋白
B. 3%(W/V)牛血清白蛋白
C. 10%小牛血清
D. 25%小牛血清
E. 50mg/L酵母粉液
19. [多选题]化妆品中允许使用的重金属是
A. 砷
B. 汞
C. 铅
D. 铬
E. 镉
20. [单选题]细菌的遗传物质不包括
A. 染色体
B. 质粒
C. 噬菌体
D. 双螺旋DNA
E. 螺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