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病理医学中级技师职称真题解释(K4),更多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抗原决定簇
A. 是B细胞或T细胞上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B. 是抗体上与相应抗原结合的部位
C. 是补体上与相应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的部位
D. 通常与抗原的凹陷部位相结合
E. 是抗原上与相应抗体结合的部位
2. [单选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为了排除假阴性,非常重要的对照是
A. 阳性对照
B. 阴性对照
C. 阻断试验对照
D. 替代对照
E. 空白对照
3. [单选题]组织固定、水洗后含大量水分,进行脱水处理的原因是
A. 水可以影响组织细微结构,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先脱水
B. 水含量多时,组织软影响切片,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先脱水
C. 含水的组织时间长可引起细胞膜破裂,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先脱水
D. 水与石蜡不能混合,因此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进行脱水
E. 水可以影响细胞的着色,因此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进行脱水
4. [单选题]下列关于细胞内糖原沉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多发生于葡萄糖和糖原代谢异常的患者
B. 常规染色组织成透明泡状
C. PAS染色组织呈玫瑰红色
D. 可见于糖尿病患者的远曲小管上皮内
E. 可见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肌细胞内
5. [单选题]下列物质不能在蓝化作用中使用的是
A. 弱碱性水
B. 弱酸性水
C. 自来水
D. 稀氨水
E. 温水
6. [单选题]细胞的结构包括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以上均是
E. 以上均不是
7. [单选题]下列解剖学方位术语正确的是
A. 前臂桡侧代表内侧
B. 前臂尺侧代表外侧
C. 小腿腓侧代表内侧
D. 小腿胫侧代表外侧
E. 距身体腹侧面近者为前侧
8. [单选题]远程病理学的应用范围包括
A. 远程病理质量评价
B. 远程诊断
C. 远程教育
D. 病理图像数据库
E. 以上都是
9. [单选题]病理细胞学中,可用于鉴别淋巴瘤的染色法是
A.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B. 瑞氏(Wright)染色法
C. 巴氏(Papanicolaou)染色法
D. 刚果红染色法
E. 迈-格-吉(MGG)染色法
10.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左、右方向上,按矢状轴纵断为左右两部的为矢状面
B. 在前、后方向上,按冠状轴纵断为前后两部的为冠状面
C. 与矢状面和冠状面相平行的为水平面
D. 与器官长轴平行的切面为纵切面
E. 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为纵切面
11. [单选题]脂肪变性是指
A. 脂肪内出现了脂肪滴
B. 组织内出现了脂肪细胞
C. 正常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的细胞质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
D. 进入脂肪细胞的脂肪过多
E. 脂肪组织中脂肪增多
12. [单选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的是
A. 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
B. 蛋白质分子的无规则卷曲
C. 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以肽键相连接
D. 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E. 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
13. [单选题]Lillie硫酸亚铁染色法常用于观察
A. 胆色素
B. 黏多糖
C. 黑色素
D. 肌肉
E. 纤维
14. [单选题]同时显示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需进行的染色是
A. 丽春红S染色和维多利亚蓝染色
B. James染色和维多利亚蓝染色
C. 丽春红S染色和Gomori醛复红染色
D. Gomori银染色和丽春红S染色
E. Gomori银染色和PAS染色
15. [单选题]关于细胞凋亡下列错误的是
A.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
B. 细胞凋亡特征性形态学改变是凋亡小体的形成
C. 细胞凋亡时局部无炎症反应
D. 细胞凋亡DNA片段化
E. 细胞凋亡是一个不耗能过程
16. [单选题]核酸的变性温度为
A. 25~37℃
B. 42~75℃
C. 80~100℃
D. 105~110℃
E. 110~120℃
17. [单选题]有关组织固定剂的不良影响,下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醛固定时,常有甲醛色素的异常沉积
B. 不同固定剂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细胞内物质损失
C. 固定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皱缩
D. 常规应用的甲醛固定剂不会引起组织皱缩
E. 甲醛影响水溶性猩红S的染色
18. [单选题]细胞学标本涂片时,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涂片动作应轻柔利索
B. 涂片厚薄均匀
C. 细胞涂膜应于载玻片一端
D. 液体标本可直接涂片
E. 痰液标本应选择灰白色半透明黏性强拉长丝的部分
19. [单选题]下列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成像效果最佳的是
A. 目镜×1物镜×100
B. 目镜×2物镜×40
C. 目镜×4物镜×20
D. 目镜×10物镜×10
E. 目镜×25物镜×4
20. [单选题]病理解剖的意义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病理解剖技术是病理学的基础之一
B. 大量病理资料的积累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C. 发现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的问题
D.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替代传统的病理解剖技术
E. 可以通过临床病理讨论会的形式,实现病理和临床的交流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