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耳鼻咽喉科中级资格考前点睛模拟题(R4),更多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咽部不适,异物梗阻感10余年,干咳,晨起刷牙恶心。检查: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下咽喉部未见新生物,颈部无包块及压痛,在诊断为“慢性咽炎”时,不需相鉴别的疾病是
A. 慢性胃炎
B. 早期食管癌
C. 慢性中耳炎
D. 咽异感症
E. 茎突过长综合征
2. [单选题]诊断鼻中隔脓肿最有价值的方法是
A. 前鼻镜检查
B. 病史
C. 鼻中隔局部穿刺
D. X线拍片
E. CT检查
3. [单选题]鼻咽纤维血管瘤位于鼻咽部或侵入鼻腔、鼻窦者手术治疗可行 ( )
A. 硬腭进路
B. 颈侧入路
C. 血管栓塞及控制性低血压
D. 颅颌联合进路
E. 硬腭进路加颊侧切口
4. [单选题]急性喉炎
A. 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剧烈的咽喉痛、吞咽困难、讲话语言含糊不清,可有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很少有声音嘶哑
B. 常发生于感冒之后,可有畏寒、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局部症状有声音嘶哑、咳嗽、咳痰及喉痛
C. 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还伴有发热、烦躁不安、乏力等全身症状
D. 吸气、呼气均有困难,并有声嘶、犬吠样咳嗽、喉喘鸣及高热、精神萎靡、皮肤苍白、脉搏细速等全身中毒症状,胸部听诊两肺可有干、湿啰音
E. 有喉痛、咽喉异物感及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并有风湿或类风湿病史
5. [单选题]患儿,6岁,双耳闭胀、疼痛,听力下降半月来院就诊,声阻抗检查双耳鼓室压图为“B"型。检查:鼻甲肿胀,少许黏脓涕,双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耳鼓膜粉红色。鼻咽鼻窦CT:鼻咽顶后壁明显增厚,该患儿在治疗分泌物性中耳炎的同时,最应同时积极治疗的疾病是
A. 慢性鼻炎
B. 慢性咽炎
C. 慢性扁桃体炎
D. 腺样体肥大
E. 鼻咽炎
6. [单选题]听力损失为41~55dB是
A. 轻度聋
B. 中度聋
C. 中重度聋
D. 重度聋
E. 极度聋
7. [单选题]噪声性聋
A. 是一种混合性聋
B. 又称慢性声损伤
C. 是由频率大于20000Hz及小于16Hz的声音引起的
D. 噪声对人体的损害为听觉系统损害
E. 多由高强度脉冲噪声瞬时暴露引起
8.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环状软骨的结构
A. 后面有较小的开口
B. 前部较窄称环状软骨弓
C. 环状软骨板上有环杓关节面
D. 环状软骨板下部两侧是环甲关节面
E. 环状软骨下缘平整近水平
9. [单选题]慢性喉炎分为
A. 卡他型、水肿型、溃疡型
B. 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
C. 增生型、纤维型、隐窝型
D. 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
E. 局限性、浆液性、化脓性
10. [单选题]不能维持正常呼吸运动的是
A. 胸廓开放性损伤
B.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 小儿急性喉支气管炎
D. 重度贫血
E. 以上均是
11. [单选题]上颌窦恶性肿瘤向前发展可引起
A. 鼻塞
B. 侵入翼腭窝,致张口困难
C. 破坏眶底,使眼球移位,产生复视
D. 破坏牙槽突或硬腭
E. 面颊隆起
12. [单选题]耳结核的鼓膜典型变化是
A. 鼓膜紧张部小穿孔
B. 鼓膜紧张部大穿孔
C. 鼓膜松弛部小穿孔
D. 鼓膜松弛部边缘性穿孔
E. 多发性鼓膜穿孔
13. [单选题]咽后脓肿引起的呼吸困难
A. 是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期延长,吸气运动增强,呼吸频率基本不变或减慢
B. 是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期延长,呼气运动增强,吸气运动略增强
C. 是混合性呼吸困难,呼气与吸气均增强
D. 肺部检查见有充气过多的体征
E. 以上都不对
14. [单选题]开放性鼻骨骨折
A. 无需复位
B. 鼻内或鼻外法复位
C. 清创缝合,鼻骨复位
D. 开放复位
E. 固定、缝合、鼻内填塞
15. [单选题]蝶眶型脑膜脑膨出的颅骨缺损部位位于
A. 鼻骨、额骨之间
B. 鼻骨、鼻软骨之间
C. 额、筛、泪、上颌骨之间
D. 视神经孔或眶上裂
E. 眶上裂或眶下裂
16. [单选题]外鼻的静脉经何血管与海绵窦相通
A. 内眦静脉
B. 眼上、下静脉
C. 面静脉
D. 颈内静脉
E. 额静脉
17. [单选题]先天性耳前瘘管瘘口多位于
A. 耳轮脚前
B. 耳郭软骨
C. 颞筋膜表面
D. 颞筋膜深面
E. 耳垂后方
18. [单选题]喉阻塞时致呼吸困难的首要表现为 ( )
A. 吸气期延长
B. 呼气期延长
C. 通气量明显增加
D. 呼吸频度显著上升
E. 呼吸频率变慢
19. [单选题]修复局部解剖结构,以利于功能恢复的是
A. 药物治疗
B. 手术治疗
C. 支持治疗
D. 放射治疗
E. 介入治疗对鼻硬结病
20. [单选题]喉咽异物经常停留于 ( )
A. 梨状窝
B. 喉入口
C. 舌根部
D. 会厌谷
E. 环后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