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骨伤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笔试考试试题(U1),更多中医骨伤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骨伤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笔试考试试题(U1),更多中医骨伤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可能为内生邪气的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2. [多选题]治疗温毒类疾病气分阶段常见的方剂有( )
  A. 清咽养营汤 
  B. 普济消毒饮 
  C. 犀角地黄汤 
  D. 三黄二香散 
  E. 玉钥匙 
 
3. [单选题]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终发展成( )
  A. 扁平髋 
  B. 髋内翻 
  C. 髋外翻 
  D. 骨性关节炎 
  E. 髋关节脱位 
 
4. [单选题]以下各项,哪一项与脱位无关:
  A. 年龄 
  B. 职业 
  C. 体质 
  D. 饮食 
  E. 局部解剖结构 
 
5. [单选题]用葛根汤治疗何种下利
  A. 表证兼里虚寒下利 
  B. 太阳与少阳合病下利 
  C. 三阳合病下利 
  D. 太阳与阳明合病下利 
  E. 表证兼里实热下利 
 
6. [单选题]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好发年龄是( )
  A. 20~30岁 
  B. 30~40岁 
  C. 20~50岁 
  D. 40~50岁 
  E. 以上都不是 
 
7. [单选题]某男,25岁,创伤后右髋疼痛、活动受限,右大腿后侧及右小腿后外侧麻木感。查:右下肢短缩、屈曲、内旋、内收畸形。手法复位后畸形消失,活动恢复正常,但感觉麻木仍存在,小腿和足部肌力Ⅲ级。X线显示右髋臼后上缘有1cm×2cm骨块,无移位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髋关节前脱位并髋臼骨折 
  B. 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 
  C. 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D. 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及坐骨神经损伤 
  E. 以上都不是 
 
8. [单选题]据《素问·标本病传论》,“间者并行”是指
  A. 标本兼治 
  B. 本急先治其本 
  C. 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D. 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E. 以上均非 
 
9. [单选题]危亦林的代表著作是:
  A. 《正体类要》 
  B. 《圣济总录》 
  C. 《普济方》 
  D. 《疡医准绳》 
  E. 《世医得效方》 
 
10. [单选题]《灵枢·本神》论“智”的概念是
  A. “所以任物”者 
  B. “因志而存变”者 
  C. “因虑而处物”者 
  D. “因思而远慕”者 
  E. “意之所存”者 
 
11. [单选题]可能出现纵膈摆动的是:
  A. 闭合性气胸 
  B. 张力性气胸 
  C. 开放性气胸 
  D. 血胸 
  E. 肺间质水肿 
 
12. [单选题]三棱、莪术都具有的功效是
  A. 破血散瘀,行气止痛 
  B. 活血,养血 
  C. 祛瘀,止血 
  D. 破血祛瘀,祛风止痛 
  E. 活血,补肾 
 
13. [单选题]决定湿温病湿热孰轻孰重的主要因素是
  A. 邪气的盛衰 
  B. 元气的盛衰 
  C. 中气的盛衰 
  D. 肾气的盛衰 
  E. 宗气的盛衰 
 
14. [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心的阴阳属性为
  A. 阳中之太阳 
  B. 阳中之太阴 
  C. 阳中之少阳 
  D. 阴中之少阳 
  E. 以上均不是 
 
15. [单选题]骨痹的形成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脾胃不和 
  B. 肾元亏虚 
  C. 肝血不足 
  D. 外力损伤 
  E. 风寒湿邪 
 
16. [单选题] 周围神经损伤后,为观察神经的修复情况,应行检查不包括
  A.  CT 
  B.  电刺激试验 
  C.  神经干叩击试验 
  D.  肌电图 
  E.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17. [单选题]"阳脉之海"指的是
  A. 阳跷脉 
  B. 督脉 
  C. 阳维脉 
  D. 任脉 
  E. 冲脉 
 
18. [多选题] 练功的防治作用包括
  A.  消肿定痛 
  B.  扶正祛邪 
  C.  防治筋肉萎缩 
  D.  防治骨质疏松 
  E.  促进创面愈合 
 
19. [多选题]伤寒四五日,三阳并病,若见如下症候者,可用小柴胡汤,治从少阳和解之法( )
  A. 身热恶风 
  B. 胁下满 
  C. 手足温而渴 
  D. 谵语 
  E. 颈项强 
 
20. [多选题]桑杏汤证有( )
  A. 身热、头晕、目赤、耳鸣 
  B. 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 
  C. 烦渴引饮、胸满胁痛 
  D. 咽干鼻燥、苔薄白舌边尖红润 
  E. 大便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