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骨外科学高级职称(正高)冲刺密卷解释(U1),更多骨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骨外科学高级职称(正高)冲刺密卷解释(U1),更多骨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采用骨性标志取穴法的穴位有( )
  A. 阳陵泉 
  B. 廉泉 
  C. 下关 
  D. 内关 
  E. 攒竹 
 
2. [多选题]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包括
  A. 距腓前韧带 
  B. 距胫前韧带 
  C. 距胫后韧带 
  D. 跟腓韧带 
  E. 距腓后韧带 
 
3. [单选题]膀胱经的体表走向是( )
  A. 从胸走手 
  B. 从手走头 
  C. 从头走足 
  D. 从足走胸 
  E. 从胸走足 
 
4. [多选题]急性骨髓炎经抗生素治疗后,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均不消退,说明 ( )
  A. 致病菌对所有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B. 有败血症存在 
  C. 有骨脓肿形成 
  D. 已转为慢性 
  E. 产生迁延性脓肿 
 
5.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肾虚头痛表现的是( )
  A. 头痛而空 
  B. 腰膝酸软 
  C. 头晕耳鸣 
  D. 心烦易怒 
  E. 恶寒发热 
 
6. [多选题]先天性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的术前评估应包括
  A. 生长的评估 
  B. 神经功能评估 
  C. 脊柱的稳定性判断 
  D. 后凸畸形进展的评估 
  E. “静息”治疗,对新近出现神经损害的患者采用制动治疗,如石膏或适当牵引,如果症状逐渐缓解再采取手术治疗 
 
7. [多选题]属于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有( )
  A. 张仲景 
  B. 朱震亨 
  C. 李杲 
  D. 张从正 
  E. 刘完素 
 
8. [多选题]腰痛的致病病因有( )
  A. 风 
  B. 寒 
  C. 湿 
  D. 热 
  E. 燥 
 
9. [多选题]有关髋臼角的论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股骨头中心点与髋臼外缘之间的连线与通过股骨头中心的身体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髋臼角 
  B. 髋臼角亦称髋臼指数,如大于30°应怀疑有先天性髋脱位或髋臼发育不良 
  C. 通过髋臼软骨中心画一连线,再从髋臼软骨中心与髋臼上缘连一直线,两者的交角即为髋臼角 
  D. 凡髋臼角大于30°者,说明髋臼窝较浅,即使股骨头的骨化中心仍在髋臼内,日后仍有脱位的可能 
  E. 以上都是错的 
 
10. [多选题]越鞠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香附 
  B. 川芎 
  C. 苍术 
  D. 神曲、栀子 
  E. 柴胡 
 
11. [单选题]六淫致病,最容易引起疼痛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12.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重于湿证"的临床特点的是( )
  A. 黄疸鲜明如橘子色 
  B. 黄疸晦黯如烟熏 
  C. 发热烦渴 
  D. 舌质淡苔白腻 
  E. 脉濡细 
 
13. [多选题]强直性脊柱炎最常累及
  A. 脊柱 
  B. 手关节 
  C. 髋关节 
  D. 骶髂关节 
  E. 膝关节 
 
14. [单选题]喘证的发病部位主要在( )
  A. 脾、肺 
  B. 心、肺 
  C. 肺、肾 
  D. 心、肝 
  E. 心、肾 
 
15. [多选题]足厥阴肝经能主治的病证有( )
  A. 腰痛 
  B. 妇科病 
  C. 小便不利 
  D. 疝气 
  E. 呃逆 
 
16.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不是手少阳三焦经所主证候的是( )
  A. 小便不利 
  B. 目赤肿痛 
  C. 耳鸣耳聋 
  D. 胸胁疾病 
  E. 腹胀 
 
17. [单选题]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属( )
  A. 肾精久耗 
  B. 肾阳亏虚 
  C. 水饮内停 
  D. 血瘀日久 
  E. 寒湿带下 
 
18. [多选题]关于颈椎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交感型颈椎病最多见 
  B. 神经根型表现为手部麻木无力 
  C. 可有心动过速等交感神经表现 
  D. 骨赘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E. 严重者可导致截瘫 
 
19. [单选题]虚证的概念是( )
  A. 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反映 
  B.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 
  C. 邪气亢盛,正气日衰,脏腑机能减退的病理反映 
  D. 正虚邪恋的病理反映 
  E. 邪正相持的病理状态 
 
20. [多选题]属于化痰止咳平喘剂的是( )
  A. 二陈汤 
  B. 小青龙汤 
  C. 清气化痰丸 
  D. 贝母瓜蒌散 
  E. 定喘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