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免疫学检验正高卫生高级职称考前模拟题(V2),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关于双向免疫抗散试验,正确的是 ( )
A. 抗原或抗体的定性分析
B. 抗体效价测定
C. 精确定量抗原或抗体
D. 抗原或抗体的纯度鉴定
E. 抗原或抗体相对分子量估计
2. [多选题]单向免疫扩散法测量Ig,出现误差的原因有 ( )
A. 抗原或标准液溢出加样孔
B. 加样量不足或有气泡
C. 抗体或抗原过量而致沉淀环过小或过大
D. 扩散时湿盒不平
E. 加样量过多
3. [多选题]关于器官移植排斥时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
A. 粘附分子在内皮细胞上表达增加
B. 粘附分子在肾小管细胞上表达增加
C. 粘附分子在浸润白细胞上表达增加
D. 活检组织标本的粘附分子的测定能提供可能的同种器官移植排斥的信息
E. 粘附分子抗体有抑制作用
4. [多选题]下列关于血沉自动分析质控物的选择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 新鲜人血,血沉值为15mm~105mm
B. 新鲜人血,血沉值为20mm~85mm
C. 陈旧人血,血沉值为15mm~105mm
D. 陈旧人血,血沉值为20mm~85mm
E. 人工模拟血,血沉值为20mm~85mm
5. [多选题]免疫比浊法对抗体的质量要求有( )。
A. 亲和力高
B. 效价高
C. 特异性高
D. H型抗体
E. R型抗体
6. [多选题]去除单核细胞的主要方法有( )。
A. 贴壁黏附法
B. 吸附柱过滤法
C. 磁铁吸引法
D. Ficoll分层液法
E. 苯丙氨酸甲酯去除法
7. [多选题]CH50试验中的缓冲液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适量的钙、镁离子
B. pH在7.2~7.4之间
C. 可以是磷酸缓冲液或巴比妥缓冲液
D. 加适量NaCl以保持等渗
E. 以上均不是
8. [多选题]蛋白质免疫原所用的沉淀法包括 ( )
A. 盐析法
B. 高分子聚合物沉淀法
C. 有机溶剂沉淀法
D. 核酸沉淀法
E. 醋酸沉淀法
9. [多选题]以下常用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的是( )。
A. 糖皮质激素
B. 硫唑嘌呤
C. 血管活性剂
D. FK506
E. 环孢菌素A
10. [多选题]制备酶标记物时,对所用方法的要求包括 ( )
A. 技术不复杂,方法简单
B. 重复性好
C. 标记反应不影响酶、抗体(抗原)的活性
D. 应避免酶、抗体(抗原)、酶标记物各自形成聚合物
E. 标记反应易于控制
11. [多选题]下列肿瘤标志物中在妇女妊娠期血清中明显升高的是( )
A. β-HCG
B. CA125
C. AFP
D. CA153
E. CA19-9
12. [多选题]感染性休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抗休克治疗的直接作用是
A. 防止血细胞凝集和血栓形成
B. 提高血浆渗透压,拮抗血浆外渗
C. 扩充血容量
D. 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
E. 纠正酸中毒
13. [多选题]IgG分子所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有
A. 参与自然被动免疫
B. 结合SPA
C. 抗病毒、抗菌免疫
D. 抗体依赖性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E. 参与对自身组织或细胞的损伤
14. [多选题]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叙述正确的是
A. B淋巴细胞型发病率高于T淋巴细胞型
B. 西方国家发病率高于亚洲国家
C. 易出现贫血
D. 易发生反复感染
E. 细胞表面常表达CD5、CD19
15. [多选题]关于抗C3-CIC-ELISA的原理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
A. 利用CIC在体内已结合了C3,通过C3的介导来检测CIC
B. 固相包被的是抗C3抗体
C. 加入的是酶标记二抗
D. 该方法能检测所有的CIC
E. 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判断免疫复合物的含量
16. [多选题]检测中性粒细胞胞内杀菌功能的试验方法有 ( )
A. Boyden小室法
B. 溶菌法
C. NBT还原试验
D. 化学发光测定法
E. 显微镜检查法
17. [多选题]下列属于异相酶免疫测定的有
A. 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
B. ELISA
C. 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
D. 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
E. 免疫印迹法
18. [多选题]属于金免疫测定技术的测定方法是
A. 金免疫电镜染色
B. 免疫金(银)光镜染色
C.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D. 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
E. 胶体金免疫吸附试验
19. [多选题]关于细胞分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分选速度与分选细胞的浓度相关
B. 分选收获率与细胞纯度成反比
C. 分选收获率与分选速度成反比
D. 分选得率与细胞纯度成反比
E. 分选得率与分选速度成反比
20. [多选题]正常情况下,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有( )。
A. 树突状细胞
B. 单核/巨噬细胞
C. B细胞
D. 活化T细胞
E. 血管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