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初级职称考试宝典口腔医学技术(师)学卫生初级资格考试试题强化练习(V9),更多口腔医学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初级职称考试宝典口腔医学技术(师)学卫生初级资格考试试题强化练习(V9),更多口腔医学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用于制作可卸代型的工作模型,应使用何种材料制作最为理想( )。
  A. 嵌体蜡 
  B. 硬石膏 
  C. 普通蜡 
  D. 普通石膏 
  E. 超硬石膏 
 
2. [单选题]对熔模进行包埋时,熔模应放置的正确位置是
  A. 位于铸圈上部的2/5处 
  B. 位于铸圈下部的2/5处 
  C. 位于铸圈上部的1/5处 
  D. 位于铸圈下部的1/5处 
  E. 位于铸圈中部 
 
3. [单选题]基托蜡的主要成分包括( )。
  A. 人工合成蜡 
  B. 石蜡和蜂蜡 
  C. 川蜡 
  D. 蜂蜡 
  E. 棕榈蜡 
 
4. [单选题]烫盒去蜡之前通常将型盒置于热水之中,水温为
  A. 50℃以上 
  B. 60℃以上 
  C. 70℃以上 
  D. 80℃以上 
  E. 40℃以上 
 
5. [单选题]哪一项是颌面部感染切开引流的指征?( )
  A. 局部皮肤发红、发亮,有持续性疼痛 
  B. 局部肿胀、疼痛、拒按 
  C. 局部有凹陷性水肿,可触及波动感 
  D. 局部有明显肿胀,伴有高热 
  E. 局部肿胀明显,伴有张口受限 
 
6. [单选题]在制作义齿支架前进行模型缓冲的原因是
  A. 有利于义齿的取出 
  B. 有利于义齿的移位 
  C. 增强义齿的固位 
  D. 改善义齿的稳定性 
  E. 避免义齿戴入后压痛患者黏膜 
 
7. [单选题]牙科电焊机的熔焊原理是( )。
  A. 电阻热熔焊 
  B. 高频振荡熔焊 
  C. 红外加热熔焊 
  D. 化学熔焊 
  E. 高温熔焊 
 
8. [单选题]下列材料中,采用哪种材料桩冠修复后患牙牙根折裂的可能最低?( )
  A. 镍铬合金桩 
  B. 贵金属桩 
  C. 钻铬合金 
  D. 碳纤维桩 
  E. 与材料无关 
 
9. [单选题]造成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主要原因是
  A. 牙周萎缩 
  B. 牙齿松动 
  C. 过度磨耗 
  D. 接触点消失或异常 
  E. 不良修复体 
 
10. [单选题]患者,女,70岁,全牙列缺失,颌弓大小正常,牙槽嵴低窄,呈刃状。选择后牙大小时,哪项是错误的
  A. 后牙区近远中长度为尖牙远中至磨牙后垫前缘 
  B. 颊、舌径较窄的人工牙 
  C. 牙尖斜度较小的人工牙 
  D. 牙冠高度与前牙协调 
  E. 颊、舌径宽的瓷牙 
 
11. [单选题]下颌骨易发生骨折的薄弱部位不包括
  A. 正中联合 
  B. 颏孔区 
  C. 下颌体 
  D. 下颌角 
  E. 髁突颈部 
 
12. [单选题]龋病最好发的乳牙是
  A. 乳上前牙 
  B. 乳下前牙 
  C. 下颌第二乳磨牙 
  D. 下颌第一乳磨牙 
  E. 上颌第二乳磨牙 
 
13. [单选题]铸造蜡中,石蜡的含量是
  A. 5% 
  B. 10% 
  C. 25% 
  D. 60% 
  E. 70% 
 
14. [单选题]男,25岁,牙列缺损取印模。当藻酸钠印模糊剂与硫酸钙调和后1min内凝固。若想减缓其凝固程度,需加入
  A. 硼砂 
  B. 藻酸钠 
  C. 碳酸钠 
  D. 氧化锌 
  E. 滑石粉 
 
15. [单选题]目前国内制作PFM冠桥金属基底常用合金是
  A. 钴铬合金 
  B. 镍铬合金 
  C. 金铂合金 
  D. 银钯合金 
  E. 铜基合金 
 
16. [单选题]决定基牙观测线位置的是
  A. 牙长轴 
  B. 外形高点线 
  C. 导线 
  D. 支点线 
  E. 就位道 
 
17. [单选题]基牙B4常用
  A. 单臂卡环 
  B. 间隙卡环 
  C. 三臂卡环 
  D. 双臂卡环 
  E. 下返卡环 
 
18. [单选题]义齿软衬中如软衬材料厚度大于2mm,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 义齿变形 
  B. 软衬材料聚合不全 
  C. 义齿压痛 
  D. 软衬材料与基托树脂结合不良 
  E. 义齿固位力下降 
 
19. [单选题]在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中,固位和稳定效果最好的卡环是( )。
  A. 双臂卡环 
  B. 单臂卡环 
  C. 圈形卡环 
  D. 间隙卡环 
  E. 三臂卡环 
 
20. [单选题]具有Ⅱ型观测线的基牙
  A. 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缺隙侧倒凹区大 
  B. 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缺隙倒凹区也小 
  C. 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缺隙侧倒凹区小 
  D. 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缺隙侧倒凹也大 
  E. 近缺隙侧和远缺隙均有明显的倒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