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医学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卫生正高专项练习考试试题(Y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9-07   [手机版]    

2024医学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卫生正高专项练习考试试题(Y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卫生正高专项练习考试试题(Y1),更多中医肛肠(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菟丝子、沙苑子的共同功效是

A. 补肾固精
B. 养肝明目
C. 止泻
D. 安胎
E. 生津


2. [多选题]茜萆常用治

A. 出血证
B. 血瘀经闭
C. 跌打损伤
D. 风湿痹痛
E. 水火烫伤


3. [多选题]栀子豉汤证的主症是( )

A. 心中懊恼
B. 心中结痛
C. 大便溏薄
D. 胸中室
E. 但头汗出


4. [单选题]黄疸病,鉴别湿邪为患与非湿邪为患的要点是

A. 发热否
B. 呕吐否
C. 口渴否
D. 小便利否
E. 恶寒否


5. [多选题]小结胸病的脉证特点是( )

A. 心下痞硬
B. 按之则痛
C. 项亦强,如柔痉状
D. 正在心下
E. 脉浮滑


6. [多选题]大肠肛门急性大出血时,内镜治疗可选用

A. 局部注射疗法
B. 高频电凝止血
C. 激光止血法
D. 局部喷洒药物疗法
E. 微波凝固止血法


7. [多选题]下列有关鸡内金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性味甘平
B. 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C. 化坚消石
D. 研末服比煎剂好
E. 脾虚无积滞者慎用


8. [多选题]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应兼见何种脉证( )

A. 目张红赤
B. 舌质红苔黄
C. 脉数
D. 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E. 不渴喜热饮


9. [多选题]延胡索主要用于

A. 瘀阻胸痹心痛
B. 风湿痹痛
C. 瘀滞腹痛
D. 瘀阻胃痛、气滞胃痛
E. 头痛


10. [单选题]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和"气虚"时均会出现的症状是

A. 口热舌干
B. 振振洒寒
C. 喉痹
D. 肩背痛
E. 鼽衄


11. [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提出下列何种病证可与清营汤

A. 阳明温病,舌黄腻,汗出,脉滑数者
B. 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
C. 太阴温病,壮热,寸脉大,舌红而干,口渴者
D. 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口渴者
E. 太阴温病,咳喘,汗出,舌红苔黄燥者


12.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证可用肾气丸治疗( )

A.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B. 消渴,饮水一斗,小便一斗
C. 短气有微饮,小便不利
D. 皮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
E. 妇人烦热,倚息不得卧,不得溺


13. [多选题]肛门直肠疾病的一般护理是

A. 饮食调节
B. 保持大便通畅
C. 坚持保健活动
D. 保持肛门清洁
E. 肛门坐浴


14. [多选题]下列通脉四逆汤加减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

A. 面赤,加葱白
B. 腹痛,加芍药
C. 干呕,加生姜
D. 咽痛,加桔梗
E. 利止脉不出,加人参


15. [单选题]葛根芩连汤证下利的病机为

A. 表邪挟里热而下利
B. 里寒挟表邪而下利
C. 外邪不解,内迫肠道
D. 脾肾阳微,阴寒下趋
E. 运化失职,水气内停


16. [单选题]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若违逆秋季养生原则,冬季可能发生的病是

A. 痿厥
B. 寒变
C. 飧泄
D. 疟
E. 痰痹


17. [多选题]下面哪些治法适应于治疗湿病( )

A. 微汗法
B. 泻下法
C. 利小便法
D. 温阳法
E. 健脾法


18. [单选题]"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其"腹满时痛"是病属

A. 太阴
B. 阳明
C. 少阴
D. 厥阴
E. 少阳


19. [单选题]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的方药是

A. 小青龙汤
B. 麻黄汤
C.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D. 麻杏甘石汤
E. 大青龙汤


20. [多选题]暑秽临床可见:( )

A. 头痛而胀
B. 身发斑疹
C. 胸脘痞闷
D. 大便泄泻
E. 烦躁呕恶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roylx3.html
  • 下一篇: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医肛肠正高职称往年考试试卷(Y1) 下列哪方为有方无药:下列不属于传化之腑的是春温的治疗原则是( )"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乙状结肠扭转X线表现是阳明病的主要治法是( )李某。患感冒发烧,旋退旋起,现口燥渴不解,背微恶风寒,治宜用甘麦大枣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