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外科(中级)2024历年考试真题下载(S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15   [手机版]    

中医外科(中级)2024历年考试真题下载(S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外科(中级)2024历年考试真题下载(S7),更多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脾胃虚弱而致脘腹疼痛的特点为

A. 隐隐作痛
B. 痛如刀绞
C. 胀满疼痛
D. 刺痛固定
E. 走窜不定


2. [单选题]水热互结伤阴的小便不利证,当选用

A. 猪苓散
B. 猪苓汤
C. 茯苓戎盐汤
D. 栝蒌瞿麦丸
E. 滑石白鱼散


3. [单选题]囊痈相当于:

A. 阴囊脓肿
B. 阴囊肿瘤
C. 睾丸脓肿
D. 阴囊坏疽
E. 睾丸鞘膜积液


4. [单选题]"疮家圣药"是指

A. 蒲公英
B. 黄连
C. 紫花地丁
D. 金银花
E. 连翘


5. [单选题]下列有关甲型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不转为慢性
B.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C. 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
D. 病死率较高
E. 偶可通过血液传播


6. [单选题]乙肝疫苗主要成分是哪种

A. HBsAg
B. HBcAg
C. HBeAg
D. HBV-DNA聚合酶
E. Dane颗粒


7. [单选题]巨大气瘿压迫气管时的主要症状是(  )。

A. 咳嗽
B. 胸痛
C. 呼吸困难
D. 发热
E. 血痰


8. [单选题]以下哪种治法符合“用热远热”的原则

A. 阴虚慎用热药
B. 阳盛慎用热药
C. 假热慎用热药
D. 寒冷季节慎用热药
E. 炎热季节慎用热药


9.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五脏的主要生理特点是

A.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B.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C.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D. 藏精气而不泻,虚实而交替
E. 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10. [单选题]患者,男,48岁。背部生疮,初起肿块上有一粟粒样脓头,抓破后局部肿痛加剧,色红灼热,脓头相继增多,溃后如蜂窝状,伴有寒热头痛,纳呆,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其诊断是(  )。

A. 疔
B. 疱
C. 有头疽
D. 发
E. 痈


11. [单选题]蛇伤急救中,最早的治疗方法是( )

A. 早期结扎
B. 冲洗
C. 烧灼
D. 服蛇伤药
E. 扩创


12. [单选题]牡蛎泽泻散的治法是

A. 清热利湿,养阴活血
B. 通阳化气利水
C. 养阴清热,软坚散结
D. 逐水清热,软坚散结
E. 逐水清热,益气活血


13. [单选题]休克的根本问题是

A. 组织细胞受累
B. 低血压
C. 酸中毒
D. 心功能不全
E. 尿少


14. [单选题]思维的重要特征是

A. 抽象性和创造性
B. 深刻性和观念性
C. 上升性和决策性
D. 分析性和综合性
E. 间接性和概括性


15. [单选题]虚里动高,聚而不散者为

A. 中气不守
B. 外感热邪
C. 宗气内虚
D. 心气将绝
E. 宗气将绝


16. [单选题]最早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的是

A.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C. 清·汪昂《医方集解》
D. 唐·王焘《外台秘要》
E.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17. [单选题]诸躁狂越,皆属于

A. 风
B. 寒
C. 湿
D. 火
E. 心


18. [单选题]肿疡之证出现有余之脉,病理属(  )。

A. 毒气盛正气虚
B. 毒气盛正不虚
C. 邪盛气滞难化
D. 邪气深闭
E. 以上都不是


19. [单选题]下列除(  )之外均正确反映了六淫的发病与季节的关系。

A. 春令易生痄腮
B. 夏秋之间易生暑疖
C. 冬令易生冻疮
D. 秋季易生皲裂疮
E. 夏秋之间易生暑湿流注


20. [单选题]舌象的胃气主要表现在

A. 舌色的变化
B. 舌体的运动
C. 舌质的变化
D. 舌苔的生长情况
E. 舌色和舌体运动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roz02z.html
  • 下一篇:卫生中级考试宝典2024中医外科学主治免费模拟考试试题(S7) 下列不属表证症状的是平胃散中以苍术为君的用意是《灵枢·营卫生会》所言的"清者"指的是湿温发热口渴,不同的治疗方法适宜不同地域和病情。西方之域,喘息咳唾,利水祛湿 温中散寒,蕴结成毒所致。咽肿为湿热上壅咽喉之征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