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肛肠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加血提分考试试题(S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14   [手机版]    

中医肛肠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加血提分考试试题(S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肛肠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加血提分考试试题(S6),更多中医肛肠(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莱菔子治咳喘痰多、胸闷兼食少,是取其什么功效

A. 清化热痰
B. 健脾开胃
C. 消食化积
D.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E. 燥湿化痰


2. [多选题]《温热论》所说的“土燥水竭”是指:( )

A. 阳明腑实
B. 阳明热盛
C. 下劫肾水
D. 胃津枯涸
E. 脾土干燥


3. [单选题]据《素问·标本病传论》的内容,“病发不足”时的治疗,应当是

A. 标本同治
B. 本而标之
C. 标而本之
D. 先治其本
E. 治标即可


4. [单选题]据《素问·太阴阳明论》的内容,人体“下先受之”的邪气是

A. 风
B. 寒
C. 湿
D. 暑
E. 火


5. [单选题]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

A. 身黄渐退
B. 腹满减轻
C. 小便当利
D. 尿如皂角汁状
E. 身溅然汗出而解


6. [多选题]防风可用治

A. 风寒表证
B. 风热表证
C. 风湿痹痛
D. 崩漏便血
E. 破伤风证


7. [多选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功效的药有

A. 大血藤
B. 大青叶
C. 板蓝根
D. 青黛
E. 野菊花


8. [多选题]既能消食积,又能健胃的药物是

A. 山楂
B. 麦芽
C. 谷芽
D. 鸡内金
E. 神曲


9. [多选题]防己的适应证是

A. 风湿痹证
B. 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C. 痰饮证、湿热黄疸
D. 骨蒸潮热
E. 湿疹疮毒


10. [多选题]《灵枢·营卫生会》所述,"老人不夜暝"的主要机理是( )

A. 气血衰
B.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C. 肌肉枯,气道清
D. 五脏之气相搏
E. 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


11. [单选题]《素问·痹论》"肺痹"的症状是

A. 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B. 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
C. 烦满喘而呕
D. 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E. 中气喘争


12. [多选题]穿山甲与王不留行的共同功效是

A. 活血
B. 调经
C. 下乳
D. 消肿排脓
E. 利水通淋


13. [多选题]既补肾阳,又祛风寒湿以治痹证的药物是

A. 附子
B. 仙茅、淫羊藿
C. 巴戟天
D. 川乌
E. 鹿茸、紫河车


14. [单选题]《伤寒论》所讨论的霍乱当属

A. 干霍乱
B. 湿霍乱
C. 热霍乱
D. 寒霍乱
E. 以上都不是


15. [多选题]息风法常配合使用的治法有( )

A. 清气法
B. 凉血法
C. 祛湿法
D. 攻下法
E. 清营法


16. [多选题]据《素问·痹论》,可能出现呕吐症状的是

A. 心痹
B. 肺痹
C. 脾痹
D. 肾痹
E. 肝痹


17. [多选题]百合地黄汤中百合使用方法是( )

A. 用手擘开
B. 用刀切碎
C. 清水洗净
D. 水渍一宿去白沫
E. 用泉水煎煮


18. [单选题]关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用量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A.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B. 麻黄六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C.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三两
D.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四两
E. 以上都不是


19. [单选题]甘麦大枣汤的药物组成是

A. 甘草、小麦、大枣
B. 甘草、麦冬、大枣
C. 干姜、麦冬、大枣
D. 甘草、小麦、怀山药、大枣
E. 甘草、小麦、麦冬、怀山药、大枣


20. [单选题]妇人杂病的三大病因是

A. 虚、冷、血瘀
B. 虚、冷、积食
C. 痰、瘀、结气
D. 寒、湿、血虚
E. 虚、积冷、结气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roz93n.html
  • 下一篇:(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医学职称正高往年考试真题(S6) 是因其脉连于白虎汤 麻杏石甘汤 凉膈散 普济消毒饮# 通圣消毒散苦寒清热# 透邪外出# 宣郁透邪# 通腑泄热 攻下热结疏散风热# 透疹止痒# 利咽# 止痉# 明目退翳#温热性质显著,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如风热病邪首先犯肺,卫阳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