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泌尿外科正高高级职称历年考试真题试卷(S7),更多泌尿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60岁,男性,间断肉眼血尿2月余。尿脱落细胞检查发现有肿瘤细胞,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内有多发肿瘤。通常选择哪几项检查以除外上尿路肿瘤的存在
  A. 静脉肾盂造影 
  B. 逆行尿路造影 
  C. 腹部X线平片 
  D. 同位素肾扫描 
  E. MRI 
 
2. [多选题]关于多囊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般有家族史 
  B. 早年可无症状 
  C. 病情成进行性加重 
  D. 主要危害是肾功能损害 
  E. 常为单侧发病 
 
3. [多选题]推拿作用的原理有( )
  A. 调理疏通经络 
  B. 促进气血运行 
  C. 调整脏腑功能 
  D. 舒筋滑利关节 
  E. 增强抗病能力 
 
4. [单选题]川芎茶调散中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物是( )
  A. 川芎 
  B. 羌活 
  C. 细辛 
  D. 白芷 
  E. 防风 
 
5. [多选题]尿液渗入腹前壁可见于 ( )
  A. 尿道球部破裂 
  B. 尿道前列腺部破裂 
  C. 尿道膜部破裂 
  D. 尿道海绵体部破裂,阴茎深筋膜完好 
  E. 尿道海绵体部及阴茎深筋膜均破裂 
 
6. [单选题]肾在五行属水,与其相表里的是( )
  A. 膀胱 
  B. 胆 
  C. 胃 
  D. 小肠 
  E. 耳 
 
7. [单选题]上实下虚之咳喘证的主方是( )
  A. 二陈汤 
  B. 定喘汤 
  C. 苏子降气汤 
  D. 麻黄汤 
  E. 贝母瓜萎散 
 
8. [多选题]下列方剂中,可用来治疗月经先期的是( )
  A. 补中益气汤 
  B. 清经散 
  C. 两地汤 
  D. 丹栀逍遥散 
  E. 四君子汤 
 
9. [多选题]球形红细胞见于
  A. G-6-PD缺乏 
  B. 海洋性贫血 
  C. AIHA 
  D. PNH 
  E. HS 
 
10. [多选题]男68岁,因膀胱癌行TUR-Bt手术,术后3个月复查膀胱镜时不慎于尿道球部戳出一2cm长的假道,出现会阴部尿外渗,此时最合理的处理为
  A. 尿道会师术 
  B. 经会阴尿道端端吻合术 
  C. 经尿道留置尿管并保留2周 
  D. 损伤局部留置尿道网状支架 
  E. 静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1. [多选题]长期服用α受体阻滞剂的BPH患者,其可能的药物副作用为( )
  A. 体位性低血压 
  B. 异常射精 
  C. 勃起功能障碍 
  D. 乳腺痛 
  E. 虹膜松弛综合征 
 
12. [多选题]肾下垂常见的原因有
  A. 重体力劳动 
  B. 消瘦、营养不良 
  C. 腹部肿块 
  D. 腹壁松弛 
  E. 从事久站久立职业 
 
13. [多选题]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 )
  A. 寒热平调 
  B. 散结除痞 
  C. 和解少阳 
  D. 疏肝解郁 
  E. 透邪解郁 
 
14. [单选题]阴虚发热的临床主要表现为( )
  A. 恶寒发热 
  B. 骨蒸潮热,五心烦热 
  C. 生气后发热 
  D. 劳累后发热 
  E. 面部烘热 
 
15. [单选题]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
  A.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B.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C.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D.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E.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6. [多选题]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
  A. QRS<0.12s 
  B. 可见心室夺获 
  C. QRS>0.12s 
  D. 心房率150~250/min 
  E. P′波与窦性者不同,可直立或倒置 
 
17. [多选题]关于肾周脓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多数来源于肾脏感染,血源性感染也比较常见 
  B. 病原菌多样化,可以是革兰阴性杆菌,也可以是革兰阳性球菌 
  C. 患者向患侧弯曲时可引起对侧腰部疼痛 
  D. 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肺炎和支气管瘘 
  E. CT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 
 
18. [单选题]肝胃不和型恶阻的主症不包括( )
  A. 妊娠初期口淡,呕吐清涎 
  B. 胸满肋痛 
  C. 嗳气叹息 
  D. 头胀而晕,烦渴口苦 
  E. 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 
 
19. [多选题]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
  A. 保列治 
  B. 抑那通 
  C. 哈乐 
  D. 康士得 
  E. 卡介苗 
 
20. [单选题]胃痛的病理特点是( )
  A. 肝胃不和,胃气郁滞 
  B. 胃气上逆,失于和降 
  C. 胃气郁滞,失于和降 
  D. 肝郁化火,胃气郁滞 
  E. 脾胃不和,气机郁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