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理化检验技术副高职称2024真题剖析(V0),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理化检验技术副高职称2024真题剖析(V0),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用丁子香酚-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空气中臭氧的含量时,空气中主要干扰物质是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甲醛 
  E. 氮氧化物 
 
2. [单选题]用于检测聚氯乙烯成形品中的氯乙烯的方法是
  A. 气相色谱法 
  B. 高效液相色谱法 
  C. 紫外线分光光度法 
  D. 薄层色谱法 
  E. 滴定法 
 
3. [单选题]食品粉碎后,在中性洗涤剂和淀粉酶的作用下,可溶性成分被过滤除去,不被消化和溶解的残渣为
  A. 纤维素 
  B. 半纤维素 
  C. 膳食纤维 
  D. 果胶 
  E. 粗纤维 
 
4. [单选题]车间空气中的三氧化铬、铬酸盐、重铬酸盐在酸性溶液中与某种试剂作用生成红色络合物,比色定量。这里的“某种试剂”是
  A. 二硫腙 
  B. 高锰酸钾 
  C. 二苯碳酰二肼 
  D. 二苯胺基脲 
  E. 盐酸萘乙二胺 
 
5.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用作食品容器的涂料需要测定已内酰胺
  A. 三聚氰胺涂料 
  B. 环氧酚醛涂料 
  C. 环氧树脂涂料 
  D. 聚酰胺聚丙烯涂料 
  E. 聚乙烯涂料 
 
6. [多选题]在样品的保存中,以下哪项叙述正确
  A. 保持原有水分 
  B. 防止腐败变质 
  C. 以上都不对 
  D. 稳定待测成分 
  E. 防止污染 
 
7. [单选题]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首选药物是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红霉素 
  D. 氯霉素 
  E. 磺胺嘧啶 
 
8. [单选题]不属于肠杆菌科共同特征的是
  A. 革兰阴性杆菌 
  B. 大多有菌毛 
  C. 多数有鞭毛 
  D. 少数有荚膜或包膜 
  E. 有芽胞 
 
9. [单选题]在浸渍滤料的试剂中,加入甘油的作用是
  A. 甘油与被采集物起反应,可以提高采样效率 
  B. 甘油对被采集物有较大溶解度 
  C. 甘油使滤料表面潮湿,有利于捕集颗粒物 
  D. 甘油有吸湿性,使滤料表面潮湿,有利于试剂与被采气体起反应 
  E. 甘油对永久性气体溶解能力强 
 
10. [单选题]二氨基萘荧光光度法测定硒的原理是在pH1.5~2.0溶液中,2,3-二氨基萘选择性地与几价硒反应,生成绿色荧光物质,其荧光强度与硒含量成正比
  A. +6 
  B. +3 
  C. -2 
  D. +4 
 
11. [单选题]用二硫腙比色法测锌,锌离子与二硫腙生成的络合物的颜色是
  A. 橙色 
  B. 黄色 
  C. 紫红色 
  D. 红色 
  E. 绿色 
 
12. [单选题]目前,我国规定食物中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为
  A. 酸性洗涤剂法 
  B. 中性洗涤剂法 
  C. 酶重量法 
  D. 酶化学法 
  E. 吸附重量法 
 
13. [单选题]在分光光度法中,不会影响显色剂显色的因素有
  A. 显色剂的浓度 
  B. 显色溶液的酸度 
  C. 显色的温度 
  D. 显色的时间 
  E. 显色溶液的体积 
 
14. [单选题]一般蛋白质含氮量平均约为
  A. 16% 
  B. 18% 
  C. 16.7% 
  D. 17.6% 
  E. 18.5% 
 
15. [单选题]下列污染物在空气中以蒸气和颗粒物共存形式存在的是
  A. 一氧化碳 
  B. 苯 
  C. 铅 
  D. 多环芳烃 
  E. 以上均是 
 
16. [单选题]用作标定滴定溶液浓度的试剂,其纯度应为
  A. 化学纯 
  B. 分析纯 
  C. 实验试剂 
  D. 光谱纯 
  E. 基准级或优级纯 
 
17. [单选题]原子荧光光谱是
  A. 原子的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谱 
  B. 原子的各层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谱 
  C. 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谱 
  D. 原子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谱 
  E. 原子的s层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谱 
 
18. [单选题]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酚,加试剂的正确顺序是
  A. 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缓冲液 
  B. 缓冲液→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 
  C. 缓冲液→铁氰化钾→4-氨基安替比林 
  D. 铁氰化钾→4-氨基安替比林→缓冲液 
  E. 铁氰化钾→缓冲液→4-氨基安替比林 
 
19. [单选题]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的原理,以下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 样品经预处理使铅以离子状态存在 
  B. 基态原子吸收来自铅空心阴极灯发出的283.3nm共振线 
  C. 还原型乙炔/空气火焰测定灵敏度优于氧化型乙炔/空气火焰 
  D. 试液中铅离子被火焰的高温变成基态原子 
  E. 对共振线的吸收值与样品中铅含量成正比 
 
20. [单选题]在常规检测质量控制中,每次测定样品时必须进行空白试验;两个空白试验值的相对偏差要求不能超过
  A. 5% 
  B. 10% 
  C. 20% 
  D. 30% 
  E.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