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急救护理学副高卫模拟考试试题免费下载(Y0),更多急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下列组合哪项是正确的
  A. 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视力模糊、肌无力 
  B. 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神志模糊、心动过速 
  C. 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神志不清、紫绀 
  D. 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神志模糊、血压升高 
  E. 以上都不正确 
 
2. [单选题]心源性休克患者在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仍不升,应该给予( )
  A. 硝普钠 
  B. 多巴胺 
  C. 酚妥拉明 
  D. 硝酸甘油 
  E. 洋地黄 
 
3. [单选题]不明种类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洗胃液首选
  A. 皂水 
  B. 清水 
  C. 高锰酸钾液 
  D. 苏打水 
  E. 糖水 
 
4. [单选题]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方法( )
  A. 进行有效的通气 
  B. 碳酸氢钠 
  C. 乳酸钠 
  D. 肾上腺素 
  E. 呼吸兴奋剂 
 
5. [多选题]可使CO中毒症状加重的疾病有( )
  A. 脑血管病 
  B. 心血管病 
  C. 呼吸道疾病 
  D. 胃肠道疾病 
  E. 严重贫血 
 
6. [单选题]河豚鱼中毒时常用的抗毒、解毒药是( )
  A. 阿托品与L半胱氨酸 
  B. 阿托品与解磷定 
  C. 二巯丙磺酸钠与阿托品 
  D. 洛贝林与安易醒 
  E. 亚甲蓝与维生素C 
 
7. [单选题]某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指数约为2.5,提示其血容量丧失约为全身血容量的 ( )
  A. 10% 
  B. 10~30% 
  C. 30% 
  D. 40% 
  E. 30~50% 
 
8. [多选题]下列关于电击创面的处理,正确的有( )
  A. 电击易发生破伤风和气性坏疽感染 
  B. 可用过氧化氢冲洗伤口 
  C. 减少污染,进行外科手术彻底清创 
  D. 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 可进行高压氧治疗 
 
9. [单选题]脑复苏的治疗措施中,头部降温要求头部温度在
  A. 34℃ 
  B. 32℃ 
  C. 30℃ 
  D. 28℃ 
  E. 26℃ 
 
10. [单选题]肺水肿患者吸氧时,为了减少肺泡泡沫表面张力,通常往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 ( )
  A. 苯扎嗅按 
  B. 酒精 
  C. 过氧乙酸 
  D. 84消毒液 
  E. 碘酒 
 
11.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浅昏迷的表现 ( )
  A. 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B. 生命体征平稳 
  C. 吞咽反射减弱 
  D. 随意运动消失 
  E. 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12. [单选题]高频振荡通气的频率设置一般为
  A. 200~400次∕分 
  B. 400~600次∕分 
  C. 600~900次∕分 
  D. 100~200次∕分 
  E. 80~100次∕分 
 
13. [多选题]氧疗常见的并发症有( )
  A. 氧中毒 
  B. 二氧化碳麻醉 
  C. 吸收性肺不张 
  D. 气压伤 
  E. 肺水肿 
 
14. [多选题]下列属于环境灾难的是( )
  A. 水灾 
  B. 泥石流 
  C. 温室效应 
  D. 电磁污染 
  E. 臭氧层空洞 
 
15. [单选题]对颈部外伤心跳停止患者打开气道抢救者应该
  A. 不用仰头法,而用抬颏和托颌法 
  B. 不移动患者就给通气 
  C. 等医师来后再行心肺复苏 
  D. 颈部后仰 
  E. 仰头举颏 
 
16. [多选题]创伤评分主要评价哪些功能的损伤程度( )
  A. 呼吸频率 
  B. 呼吸困难程度 
  C. 中枢神经系统状态 
  D. 毛细血管的充盈状态 
  E. 收缩压的变化情况 
 
17. [单选题]小儿药物剂量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是
  A. 按身高计算 
  B. 按体重计算 
  C. 按年龄计算 
  D. 按成人剂量折算 
  E. 按体表面积计算 
 
18. [单选题]行阴道冲洗时,患者的最佳体位是
  A. 膀胱截石位 
  B. 头高脚低位 
  C. 屈膝仰卧位 
  D. 自由体位 
  E. 半卧位 
 
19. [多选题]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现状是
  A. 急诊医疗体系基本建成 
  B. 整体护理理念已逐步渗透入急危重症护理中 
  C. 急救护理技术尚需规范化 
  D. 已意识到急救护理范围社会化的重要性 
  E. 已经培养了大批急诊急救的专科护士 
 
20. [单选题]颅脑外伤病人首选的检查是
  A. 超声 
  B. 脑脊液穿刺 
  C. CT 
  D. X线头颅摄片 
  E. 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