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病理学技术(师)初级卫生资格考试试题(Q7),更多病理学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染色过程中,错误的是
A. 一般情况下在新配的苏木精液中只需染1分钟左右
B. 根据染片的多少,逐步把时间缩短
C. 苏木精染色后,不在水中和盐酸乙醇停留过长
D. 切片分化程度应在镜下观察
E. 分化过度,应水洗后重新染色,再水洗分化
2. [单选题]一个生物样品的含氮量为5%,它的蛋白质含量正确的是
A. 8.80%
B. 12.50%
C. 16.0%
D. 38.0%
E. 31.25%
3. [单选题]嗜铬细胞瘤首选的免疫组化标记是
A. calretinin
B. HMB45
C. GFAP
D. CgA
E. NBA
4. [单选题]原位杂交前对玻片进行处理的最主要目的是
A. 使杂交结果可长期保存
B. 提高杂交信号
C. 去除RNA酶
D. 去除DNA酶
E. 去除蛋白酶
5. [单选题]血中氨的主要去路是
A. 合成尿素
B. 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
C. 生成谷氨酰胺
D. 生成非必需氨基酸
E. 生成铵盐
6. [单选题]下面有关组织固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组织的固定不良,在以后的标本制备过程中无法加以纠正
B. 组织的固定不良,在以后的标本制备过程中可以加以适当的纠正
C. 机体死亡后,如不及时处理或固定,细胞在自身溶酶体酶的作用下会溶解破坏
D. 若用于免疫组化,固定的意义是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
E. 对于电镜标本,适当而及时的固定非常重要
7. [单选题]有关组织固定的情况,下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及时充分固定,可防止组织自溶
B. 及时充分固定,可防止组织腐败
C. 对于不同的组织均可选用甲醛常温固定方法,不影响其以后的标本制作和染色
D. 固定使细胞内的一些蛋白等凝固位于细胞内的原有部位,有利于其后的确切定位
E. 固定可保持细胞内特殊的成分与生活状态相似
8. [单选题]人体排泄的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特征性终产物是
A. 尿素
B. 尿酸
C. 肌酐
D. β-丙氨酸
E. 黄嘌呤
9.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哪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10. [单选题]对缓冲溶液的定义理解错误的是
A. 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B. 其起到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换言之为不易引起溶液pH改变的作用
C. 能够对抗外来的大量强酸以及强碱
D. 要使缓冲液有缓冲作用,缓冲溶液必须同时含有足量的能够对抗外来强酸的组分
E. 缓冲溶液虽然能够对抗外来强酸强减,但是少量的
11. [单选题]关于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正确的是
A. 黏度下降
B. 溶解度增加
C. 呈色反应减弱
D. 丧失原有的生物学活性
E. 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
12. [单选题]组织石蜡制片过程中常用的脱水剂是
A. 甲醛
B. 丙酮
C. 乙醇
D. 乙酸
E. 冰乙酸
13. [单选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基本原理是
A. 补体间的反应
B. 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
C. 受体与配体间的特异性反应
D. 抗原与抗原间的反应
E. 抗体与抗体间的反应
14. [单选题]细胞培养室内不能放置的设备是
A. 超净工作台
B. 倒置相差显微镜
C. 小型低速离心机
D. 冰箱
E. 酸缸
15. [单选题]用下列哪种固定液固定的组织一般不可冲洗
A. 重铬酸钾
B. 铬酸
C. 苦味酸
D. 氯化汞
E. 乙醇
16.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A.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B.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C.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D.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E. 以上都对
17. [单选题]变色酸2R(chromotrope 2R)-亮绿染色法可把髓鞘染成
A. 红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绿色
E. 紫色
18. [单选题]可用于胚胎组织、神经组织和脂肪组织固定
A. B-5固定液
B. Bouin固定液
C. Rossman液
D. Muller液
E. Orth液
19. [单选题]下列预防HIV感染的措施无作用的是
A. 禁止性滥交
B. 加强血制品管理,防止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C. 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D. 定期注射丙种球蛋白
E. 杜绝吸毒,加强检疫
20. [单选题]关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AP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第一抗体是针对待检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B. 第二抗体是桥抗体,一面联结第一抗体,另一面联结PAP复合物
C. 第三抗体是以过氧化物酶为抗原产生的抗体
D. 第三抗体必须与第二抗体为同种动物,所产生
E. 必须用过量的第二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