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正畸医学高级职称(正高)专项训练考试试题(W6),更多口腔正畸(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正式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典籍是( )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 《神农本草经》 
  E. 《诸病源候论》 
 
2. [单选题]雷丸用于驱虫,宜( )
  A. 研末吞服 
  B. 与其他药同煎 
  C. 另炖 
  D. 先煎 
  E. 后下 
 
3. [多选题]在标本采集与送检中应遵守的原则包括
  A.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B.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严格消毒 
  C.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的标本 
  D. 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E.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4. [多选题]反映胆汁淤积的血清酶有
  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B. 5′-核苷酸酶 
  C.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D. 碱性磷酸酶 
  E. γ-谷氨酰转移酶 
 
5. [单选题]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 其性重浊 
  B. 其性黏滞 
  C. 其性干涩 
  D. 其性趋下 
  E. 其性凝滞 
 
6. [单选题]与胁痛发病密切相关的脏腑为( )
  A. 肾、膀胱 
  B. 肝、胆 
  C. 脾、胃 
  D. 心、小肠 
  E. 肺、大肠 
 
7. [单选题]恶性肿瘤进行化疗常可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治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益气养血 
  B. 疏肝理气 
  C. 扶正 
  D. 滋补肝肾 
  E. 健脾和胃 
 
8. [多选题]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附子 
  B. 干姜 
  C. 炙甘草 
  D. 人参 
  E. 大枣 
 
9. [多选题]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组织可能出现的反应有
  A. 菌斑堆积引起牙龈炎症 
  B. 牙龈增生 
  C. 牙龈退缩 
  D. 牙根吸收 
  E. 牙槽骨吸收和附着丧失 
 
10. [多选题]固定义齿的固位方式应分
  A. 冠内固位体 
  B. 全冠固位体 
  C. 冠外固位体 
  D. 根内固位体 
  E. 3/4冠固位体 
 
11. [多选题]关于口腔前庭盾正确的是
  A. 具有调整训练唇颊肌的功能 
  B. 可以诱导下颌向前 
  C. 可以用于口呼吸患者 
  D. 其后缘应伸展到第一磨牙近中 
  E. 通过卡环固定于上颌 
 
12. [单选题]鼻疾应选( )
  A. 合谷 
  B. 迎香 
  C. 曲池 
  D. 偏历 
  E. 人中 
 
13. [多选题]以下对无牙鸦印模范围的要求哪项正确的是
  A. 包括整个牙槽嵴 
  B. 边缘伸展到唇、颊、舌沟处 
  C. 上颌后缘伸展到腭小凹处 
  D. 上颌两侧后缘伸展到翼上颌切迹,颊侧盖过上颌结节 
  E. 下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 
 
14. [多选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适应证是
  A. X线胸片示块影、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疑为肺癌者 
  B. 不明原因的干咳或局限性喘鸣 
  C. 不明原因咯血,需明确出血部位和咯血原因者 
  D. 性质不明的弥漫性病变、孤立性结节或肿块需做病理切片或细胞学检查 
  E. 原因不明的喉返神经麻痹和膈神经麻痹者 
 
15. [单选题]过怒主要影响的功能是( )
  A. 呼吸功能 
  B. 藏血功能 
  C. 疏泄功能 
  D. 经气功能 
  E. 运化功能 
 
16. [单选题]根据骨度分寸法,以下选项中,两者间距离不为9寸的是( )
  A. 耳后两乳突之间 
  B.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C.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 
  D. 前两额发角之间 
  E. 歧骨至脐中 
 
17. [多选题]以下关于舌癌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 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浸润性强 
  B. 因血循环丰富,加之舌肌活动,容易血行转移 
  C. 因淋巴管丰富,加之舌肌活动,容易向颈淋巴结转移 
  D. 舌癌的颈淋巴转移,常先转移到颈深上、中群 
  E. 舌癌的颈淋巴转移,常先转移到颈浅淋巴结,然后再汇入颈深淋巴结 
 
18. [单选题]患者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其治法是( )
  A. 益气养血 
  B. 补肾宁心 
  C. 养心安神 
  D. 解郁化痰 
  E. 疏肝解郁 
 
19. [多选题]可引起乳酸脱氢酶增高的有
  A. 肝脏疾病 
  B.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C. 急性心肌梗死 
  D. 恶性肿瘤 
  E. 肺梗死 
 
20. [多选题]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 )
  A. 足阳明经 
  B. 足太阳经 
  C. 手太阳经 
  D. 手少阳经 
  E. 手阳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