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西医结合妇科(副高)人机对话在线题库(O8),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妊娠期哪种激素分泌增多
  A. 垂体生乳素 
  B. 促性腺激素 
  C. 孕激素 
  D. 雌激素 
  E. 雄激素 
 
2.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的顺应自然的养生法则是
  A. 积精全神 
  B. 呼吸精气 
  C. 法于阴阳 
  D. 陈其阴阳 
  E. 和于术数 
 
3. [多选题]肾虚不孕症的临床表现是
  A. 阴中干涩 
  B. 性欲淡漠 
  C. 经来腹痛 
  D. 腰膝酸软 
  E. 小便清长 
 
4. [多选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适应症是( )
  A. 太阳中风兼肺气上逆 
  B. 伤寒表实兼肺气上逆 
  C. 外感风寒引发宿疾喘息 
  D. 外寒内饮,肺气上逆 
  E. 太阳阳明合病,肺气上逆 
 
5. [单选题]患者发热,身黄,小便短赤,纳差,腹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用
  A. 栀子柏皮汤 
  B. 茵陈蒿汤 
  C.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D. 五苓散 
  E. 以上都不宜选用 
 
6. [多选题]关于细菌性阴道病,正确的是
  A. 病理特征是无炎症性改变 
  B. 氨臭味试验阳性 
  C. 分泌物灰白稀薄 
  D. 治疗首选青霉素 
  E. 细菌性阴道病是单纯细菌感染 
 
7. [单选题]产褥中暑分为中暑先兆、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关于重度中暑描述不恰当的是
  A. 稽留型高热 
  B. 体温可以高达41~42℃ 
  C. 弛张型高热 
  D. 病情危重,不及时抢救,数小时内可以因为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E. 幸存者常遗留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8. [单选题]无性生活史的患者适合下列哪种检查方法
  A. 阴道窥器检查 
  B. 双合诊 
  C. 三合诊 
  D. 直肠-腹部诊 
  E. 阴道B超 
 
9. [单选题]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
  A. 血痹 
  B. 历节 
  C. 痛痹 
  D. 湿痹 
  E. 风痹 
 
10. [单选题]关于HELLP综合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肝酶升高 
  B. 妊高征 
  C. 溶血 
  D. 病毒性肝炎 
  E. 血小板减少 
 
11. [多选题]诊断功能性出血时,需先排除
  A. 卵巢肿瘤 
  B. 异位妊娠 
  C. 血液病 
  D. 心功能不全 
  E. 滋养细胞肿瘤 
 
12. [多选题]《素问·痿论》所说的"肝热"的诊断要点包括( )
  A. 色苍 
  B. 色黑 
  C. 爪枯 
  D. 肉蠕动 
  E. 齿槁 
 
13. [多选题]慢性盆腔炎辨证要点
  A. 湿热瘀结 
  B. 肝经湿热 
  C. 肝肾阴虚 
  D. 气虚血瘀 
  E. 气滞血瘀 
 
14. [单选题]患者,女,28岁。怀孕,但腰痛如折,胎动不安。首选药物是
  A. 杜仲 
  B. 肉苁蓉 
  C. 黄芪 
  D. 川牛膝 
  E. 独活 
 
15. [单选题]据《素问·评热病论》,风厥的治疗应"表里刺之",其中"里"是指
  A. 五脏 
  B. 阴分 
  C. 少阴 
  D. 厥阴 
  E. 太阴 
 
16. [单选题]"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本证病机为
  A. 外有表邪,水热互结 
  B. 水热互结,郁热伤阴 
  C. 水血互结,气化不利 
  D. 饮停于胃,湿伤于下 
  E. 肾阳不足,下寒上燥 
 
17. [单选题]患者潮热,谵语,腹胀满而痛,数日不大便,不欲食,苔黄燥,脉沉迟有力,宜用的方药是
  A. 小承气汤 
  B. 大承气汤 
  C. 抵当汤 
  D. 麻子仁丸 
  E. 调胃承气汤 
 
18. [单选题]患者28岁,停经13周,阴道不规则出血10天。宫底耻骨上3横指,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见宫腔内充满弥漫分布的光点和小囊样无回声区图像。胸片正常,诊刮病检提示滋养细胞增生,可见绒毛结构。应诊断为
  A. 先兆流产 
  B. 不全流产 
  C. 侵蚀性葡萄胎 
  D. 良性葡萄胎 
  E. 绒毛膜癌 
 
19. [单选题]关于HPV和子宫颈癌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大多数HPV型别和子宫颈癌密切相关 
  B. 约70%的子宫颈癌和HPV16、18型相关 
  C. HPV检测可用于所有女性的筛查 
  D. 高危型HPV检测可用于诊断子宫颈癌 
  E. 可用高危型HPVDNA检测代替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20. [多选题]大头瘟之毒盛肺胃证可见( )
  A. 壮热烦渴 
  B. 头面焮肿疼痛 
  C. 咽喉疼痛 
  D. 大便便秘 
  E. 舌赤苔黄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