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卫生高级职相关专业在线题库(M1),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卫生高级职相关专业在线题库(M1),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骨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 活动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可缓解 
  B. 颈椎或腰椎病变可引起神经受压或刺激症状 
  C. 活动时关节有摩擦音 
  D. 受累关节以疼痛和压痛为主,可有一过性滑膜炎 
  E. 晨僵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2. [单选题]某女,25岁。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黄赤,尿道灼热涩痛,口渴,舌红无苔,脉数。其病位在
  A. 心、脾 
  B. 小肠 
  C. 膀胱 
  D. 心、小肠 
  E. 肾、膀胱 
 
3. [多选题]热敷熏洗早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就有记述,古称
  A. 洗伤 
  B. 淋拓 
  C. 淋洗 
  D. 淋浴 
  E. 腾药 
 
4. [多选题]骨折愈合中,比较简易,迅速的发展过程是
  A. 骨髓腔再通 
  B. 骨折端坏死骨经爬行替代而“复活” 
  C. 血肿机化 
  D. 软骨内化骨形成环状骨痂和腔内骨化 
  E. 膜内化骨形成内骨痂和外骨痂 
 
5. [多选题]开窍法主要适应证是( )
  A. 热邪内陷心包 
  B. 营分热邪扰乱心神 
  C. 痰浊内蒙机窍 
  D. 腑实浊气扰神 
  E. 邪陷厥阴动血痉厥 
 
6. [多选题]烦渴可见于。
  A. 栀子豉汤证 
  B. 五苓散证 
  C.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D. 白虎加人参汤证 
 
7. [多选题]眩晕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
  A. 猝倒 
  B. 头痛 
  C. 四肢无力 
  D. 颈性眩晕 
  E. 颈部疼痛 
 
8. [多选题]骨折功能复位标准是( )
  A. 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左右 
  B. 可允许轻微成角移位 
  C. 可允许与关节面平行的侧方移位 
  D. 没有旋转移位和分离移位 
  E. 下肢缩短允许不超过1.5cm 
 
9. [多选题]股骨干骨骼牵引适用于
  A. 体弱的成年人 
  B. 老年人 
  C. 儿童 
  D. 青壮年 
  E. 较大的儿童 
 
10. [多选题]脓性指头炎治疗正确的是
  A. 早期可用热盐水浸泡 
  B. 出现跳痛即切开减压 
  C. 若无发热等全身中毒表现,不行切开引流。 
  D. 切开引流作侧面切口 
  E. 可用外敷药物 
 
11. [多选题]对女性小骨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外形窄而长 
  B. 耻骨下角一般在90°~100°之间 
  C. 上口近椭圆形 
  D. 盆腔呈漏斗形 
  E. 两坐骨结节距离较男性长 
 
12. [单选题]"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宜用
  A. 大陷胸汤 
  B. 栀子豉汤 
  C. 小陷胸汤 
  D. 十枣汤 
  E. 栀子干姜汤 
 
13. [单选题]栀子干姜汤证的病机是
  A. 邪热内陷,痰热互阻,结于心下 
  B. 脾胃不和,寒热格拒 
  C. 无形邪热结于心下,气塞不通 
  D. 上焦有热,脾胃虚寒 
  E. 以上均不是 
 
14. [多选题]湿温初期三禁指( )
  A. 禁汗 
  B. 禁下 
  C. 禁吐 
  D. 禁滋腻 
  E. 禁温 
 
15. [多选题]叶天士认为,邪在肺卫的治法包括( )
  A. 辛凉轻剂 
  B. 清热解毒 
  C. 挟湿者,宜渗湿于热下 
  D. 时冀其战汗透邪 
  E. 挟风者,宜透风于热外 
 
16. [多选题]气分证涉及的病变部位有( )
  A. 肺 
  B. 脾胃 
  C. 膜原 
  D. 肠 
  E. 胸膈 
 
17. [多选题]大头瘟邪犯肺卫证和暑温之表寒里热证共见( )
  A. 恶寒发热 
  B. 头面红肿 
  C. 无汗或少汗 
  D. 肢体酸楚 
  E. 腹部胀满 
 
18. [多选题]1岁以内的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方法
  A. 手法按摩矫正 
  B. 每10天左右重复一次按摩矫正,胶布固定 
  C. 胶布固定于矫正位 
  D. 三关节固定术 
  E. 石膏固定于矫正位 
 
19. [多选题]A型踝部骨折的特点是:
  A. 内侧先损伤 
  B. 腓骨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平面以下 
  C. 内踝为横形骨折 
  D. 外踝为撕脱骨折 
  E. 下胫腓韧带常保持完整 
 
20. [多选题]小结胸病的脉证特点是( )
  A. 心下痞硬 
  B. 按之则痛 
  C. 项亦强,如柔痉状 
  D. 正在心下 
  E. 脉浮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