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正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外科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历年真题(K5),更多中医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金匮要略》将黄疸病以()分类
  A. 病因 
  B. 湿热程度 
  C. 黄色明晦 
  D. 性别 
  E. 病机 
 
2. [多选题]关于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 积极地纠正休克 
  B. 正确处理创面 
  C. 早期肠内营养 
  D. 待病人体温完全正常后方可停用抗生素 
  E. 合理使用抗生素 
 
3. [单选题]太阳中风证的提纲是"太阳病,发热,( ),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A. 头项强痛 
  B. 恶寒 
  C. 汗出 
  D. 无汗 
  E. 呕逆 
 
4. [多选题]创伤治疗中优先抢救的急症
  A. 心搏骤停 
  B. 窒息 
  C. 大出血、休克 
  D. 开放性气胸 
  E. 腹部内脏脱出 
 
5. [单选题]越婢加半夏汤证的病机为
  A. 寒饮郁肺、肺气失宣 
  B. 痰气相结、气道不利 
  C. 内外合邪、饮热迫肺 
  D. 寒饮夹热、上迫肺气 
  E. 虚火迫肺 
 
6. [单选题]《汤液醪醴论》“五脏阳以竭”的含义是
  A. 五脏阳气虚弱 
  B. 五脏阳气乏竭 
  C. 五脏阳气阻遏 
  D. 五脏阳气失调 
  E. 以上均不是 
 
7. [多选题]烂喉痧之毒燔气营证可见( )
  A. 咽喉红肿糜烂,声哑气急 
  B. 丹痧密布,赤紫成片 
  C. 壮热汗多,口渴烦躁 
  D. 舌绛干燥,状如杨梅 
  E. 脉浮数 
 
8. [多选题]外科疾病基本病理变化( )
  A. 邪正盛衰 
  B. 气血凝滞 
  C. 经络阻塞 
  D. 脏腑失和 
  E. 阴阳偏胜 
 
9. [单选题]半夏厚朴汤的治法是
  A. 解郁化痰,顺气降逆 
  B. 活血通瘀 
  C. 破气散结 
  D. 祛瘀逐痰 
  E. 化痰利咽 
 
10.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诊法常以什么时候最适宜
  A. 鸡鸣 
  B. 平旦 
  C. 日中 
  D. 日西 
  E. 合夜 
 
11. [多选题]可用于肿瘤化疗的药物有:
  A. 细胞毒素药 
  B. 抗代谢药 
  C. 抗生素 
  D. 生物碱 
  E. 激素 
 
12. [多选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夏三月的养生方法有( )
  A. 夜卧早起 
  B. 无厌于日 
  C. 以使志生 
  D. 华英成秀 
  E. 使气得泄 
 
13. [单选题]某男,28岁。结婚3年,女方从未受孕,精液检验为"精子数量极少"。性生活正常,无任何不适感,舌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肾阳虚证 
  B. 肾阴虚证 
  C. 肾精不足证 
  D. 肾气虚证 
  E. 肾不纳气证 
 
14. [多选题]《历节病》篇论及历节病的病机包括( )
  A. 肝肾不足,水湿内浸 
  B. 阴血不足,风邪外袭 
  C. 气虚湿盛,汗出当风 
  D. 胃有蕴热,复感风湿 
  E. 虚劳干血,壅滞血脉 
 
15. [单选题]大黄附子汤主治寒实腹痛,所见发热症的机理是
  A. 寒实内结,郁而化热 
  B. 寒邪束表,营卫不和 
  C. 阳明里热,蒸腾于外 
  D. 寒实内结,阳气郁滞,营卫失调 
  E. 寒盛于内,格阳于外 
 
16. [多选题]下列哪一项是治疗脱疽的手术方法( )
  A. 坏死组织清除术 
  B. 坏死组织切除缝合术 
  C. 砭镰法 
  D. 植皮术 
 
17. [多选题]选择猪作为今后有希望成为供应人器官移植的来源的原因是
  A. 猪的器官大小比较接近人 
  B. 猪的器官功能比较接近人 
  C. 对猪的培育、繁殖和品种改良已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基础 
  D. 对猪患疾病有可能传播给人的人畜共患疾病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E. 猪的器官不会引发超急性排斥反应 
 
18. [单选题]身热壮盛,头晕胀痛,口渴引饮,手足躁扰,四肢抽搐,舌红苔燥,脉象弦数,治宜
  A. 大定风珠 
  B. 安宫牛黄丸 
  C. 白虎汤加羚角钩藤汤 
  D. 羚角钩藤汤 
  E. 犀角地黄汤加羚角钩藤汤 
 
19. [多选题]以下哪些是活体供肾者的排除标准
  A. 尿蛋白>250mg/24h 
  B. 肾小球滤过率<80m/min 
  C. 血压>140/90mmHg 
  D. 心理障碍者 
  E.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 
 
20. [单选题]据《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古之世做汤液醪醴是
  A. 为而不用,以为备耳 
  B. 服之万全 
  C. 服之亦不必已 
  D. 配合针石 
  E. 配合熏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