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正高优质考试试题(B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22   [手机版]    

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正高优质考试试题(B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正高优质考试试题(B2),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尿浊的临床特征有

A. 小便混浊
B. 尿白如泔浆
C. 排尿时无疼痛
D. 尿道热痛
E. 尿量多不正常


2. [多选题]铁的分布正确的是

A. 正常成年人体内含铁量男性为50mg/kg,女性为35mg/kg
B. 血红蛋白铁约占67%
C. 肌红蛋白铁约占3.5%
D. 储存铁29.2%
E. 组织铁,含铁酶则含量甚高


3. [多选题]石淋日久,虚实并见,当标本兼治,气血亏虚者宜用何方

A. 六味地黄丸
B. 石苇散
C. 金匮肾气丸
D. 二神散
E. 八珍汤


4. [单选题]《六节藏象论》认为心的华彩反映在

A. 面
B. 唇四白
C. 发
D. 毛
E. 皮


5. [多选题]《历节病》篇论及历节病的病机包括( )

A. 肝肾不足,水湿内浸
B. 阴血不足,风邪外袭
C. 气虚湿盛,汗出当风
D. 胃有蕴热,复感风湿
E. 虚劳干血,壅滞血脉


6. [多选题]消渴的调摄主要为

A. 适当运动
B. 情绪舒畅
C. 控制饮食
D. 卧床休息
E. 生活规律


7. [多选题]寒邪客胃型胃痛的辨证要点为

A. 胃痛暴作
B. 遇寒痛增
C. 喜温喜按
D. 空腹痛甚
E. 脉弦紧


8. [多选题]臌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 腹胀大如鼓
B. 下肢浮肿
C. 目黄
D. 皮色苍黄
E. 脉络暴露


9.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养生方法

A. 食饮有节
B. 起居有常
C. 不妄作劳
D. 尽终其天年
E. 以上均是


10. [单选题]陈某,男,61岁,近来喘息咳唾,胸闷气短,不得平卧,心胸疼痛连及后背亦痛,大便不利,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治应选用

A. 栝楼薤白白酒汤
B. 栝楼薤白半夏汤
C. 枳实薤白桂枝汤
D. 乌头赤石脂丸
E. 桂枝生姜枳实汤


11. [单选题]某男,38岁。患伤寒数日,两胁疼痛,伴见心烦,口渴,纳少,干呕。应诊断为

A. 太阳病
B. 少阳病
C. 阳明病
D. 太阳少阳合病
E. 太阳阳明合病


12.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历节病的成因是

A. 外感风寒湿之气
B. 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C. 肝肾亏虚,风寒湿侵
D. 肝肾不足,寒伤骨髓
E. 阳气亏虚,血行不利


13. [单选题]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

A.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B.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
C.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D. 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E.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14. [多选题]干姜附子汤证可见下列主症( )

A. 渴
B. 呕
C. 身无大热
D. 脉沉微
E. 昼日烦躁不得眠


15. [多选题]乙型慢活肝的临床表现有

A. 全身不适乏力
B. 肝区不适或疼痛
C. 巩膜常黄染
D. 可见肝掌,蜘蛛痣
E. 肝脾肿大


16. [多选题]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慢迁肝,在病毒复制时可见

A. HBsAg阳性
B. 抗HBs阳性
C. 抗HBc-IgM阳性
D. HBV-DNA阳性
E. HBeAg阳性


17. [多选题]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证是( )

A. 心下痞
B. 肠鸣
C. 呕吐
D. 噫气不除
E. 下利


18. [多选题]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的含义是( )

A. 阴虚不能制阳
B. 营卫失调
C. 卫阳浮盛,营阴失守
D. 脉象浮弱
E. 正虚邪盛


19. [多选题]水肿的病因包括

A. 风邪外袭
B. 三焦决渎失司
C. 温毒侵淫
D. 饮食劳倦
E. 肾气虚衰


20. [单选题]《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神明"的含义是

A. 阴阳不测
B.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C. 脏腑的功能活动
D. 清静机灵
E. 两目之神采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vn3gj4.html
  •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职称历年真题及答案(B2) 无器不有",苔黄腻,时或谵语,脉濡滑数,内有郁热 以上都不是中度甲亢,心下痞粳,燥热偏盛,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常因痈疽、眼疾、心脑病证等为线索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