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传染病高级职称(正高)真题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E4),更多传染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传染病高级职称(正高)真题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E4),更多传染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有
  A. 发热 
  B. 腹痛、腹泻 
  C. 巨脾 
  D. 腹水 
  E. 侏儒 
 
2. [多选题]莱姆病进行组织学染色时可采用的组织标本是
  A. 病损皮肤 
  B. 脑脊液 
  C. 脾 
  D. 滑膜 
  E. 淋巴结 
 
3. [多选题]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 )
  A. 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 
  B. 对立是绝对的 
  C. 既可以孤立存在,又可相辅相成 
  D. 统一是永恒的、不变的 
  E. 对立是相对的、暂时的 
 
4. [多选题]内伤发热的特点为( )
  A. 发热缓慢 
  B. 病程较长 
  C. 不恶寒或怯冷得衣则解 
  D. 发热时发时止或发有定时 
  E. 时伴有自汗或盗汗 
 
5. [多选题]目前已知对人致病的丝虫有8种,在我国流行的是 ( )
  A. 班氏丝虫 
  B. 盘尾丝虫 
  C. 帝汶丝虫 
  D. 马来丝虫 
  E. 长线丝虫 
 
6. [多选题]肠绦虫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
  A. 彻底治疗患者,定期普查高危人群(流行区及屠宰场工作人员) 
  B. 加强肉类检疫,禁止出售含有囊尾蚴的牛肉或“米猪肉”等 
  C. 加强粪便管理保持牧场清洁,将厕所与猪圈分开 
  D. 屠宰患病动物 
  E. 开展卫生宣教,注意饮食卫生改变不良饮食(生食或半生食)习惯 
 
7. [单选题]炙甘草汤中,治疗心悸、脉结代之君药是( )
  A. 党参 
  B. 桂枝 
  C. 炙甘草 
  D. 麦冬 
  E. 熟地 
 
8. [单选题]阳明经头痛的部位是( )
  A. 头后部及两侧 
  B. 枕后及项部 
  C. 前额及眉棱处 
  D. 头两侧及耳部 
  E. 巅顶或连于目系 
 
9. [多选题]以下为足少阳胆经穴主治病证的是( )
  A. 偏头痛 
  B. 耳目疾患 
  C. 神志病 
  D. 咽喉病 
  E. 小便不利 
 
10. [多选题]吡喹酮的主要不良反应有
  A. 头晕、头痛和乏力 
  B. 心电图改变 
  C. 轻度腹痛、恶心 
  D. 引起肝功能损害 
  E. 郝氏反应 
 
11.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同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
  A. 奇经八脉 
  B. 十二经别 
  C. 十二经脉 
  D. 十二经筋 
  E. 十五别络 
 
12. [多选题]引起败血症的常见厌氧菌有
  A. 脆弱类杆菌 
  B. 不动杆菌属 
  C. 消化链状菌 
  D. 梭状芽孢杆菌 
  E. 大肠埃希菌 
 
13. [单选题]心能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是指心的功能中的( )
  A. 主神志 
  B. 主血脉 
  C. 在体合脉 
  D. 其华在面 
  E. 在窍为舌 
 
14. [多选题]继发性肺鼠疫的临床表现包括
  A. 咳嗽、气促、发绀、血痰 
  B. 淋巴结肿大 
  C. 胸闷、气促、腹痛 
  D. 心悸、胸闷、胸痛 
  E. 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头晕 
 
15. [单选题]虚证胁痛的治疗不宜采用( )
  A. 清肝 
  B. 疏肝 
  C. 养肝 
  D. 温肾 
  E. 活血通络 
 
16.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重于湿证"的临床特点的是( )
  A. 黄疸鲜明如橘子色 
  B. 黄疸晦黯如烟熏 
  C. 发热烦渴 
  D. 舌质淡苔白腻 
  E. 脉濡细 
 
17. [多选题]可引起功能性蛋白尿的情况有
  A. 隐匿性肾炎 
  B. 体位改变 
  C. 发热 
  D. 肾小球肾炎 
  E. 剧烈运动 
 
18. [多选题]细菌性痢疾的并发症有
  A. 瑞特综合征 
  B.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C. 志贺氏菌血行感染 
  D. 神经系统后遗症 
  E. 关节炎 
 
19. [多选题]下列禽流感病毒亚型中,已证实能感染人类的有
  A. H5N1 
  B. H7N1 
  C. H7N2 
  D. H7N7 
  E. H9N2 
 
20. [多选题]实热证常见的症状有( )
  A. 高热不恶寒,烦躁不宁 
  B. 口渴喜冷饮 
  C. 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D. 舌红,苔黄干 
  E. 五心烦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