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环境卫生医学副高真题解释(C2),更多环境卫生(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关于臭氧消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效果好,接触时间长,用量多,不产生三卤甲烷
B. 效果一般,接触时间长,费用高,pH窄
C. 效果好,用量多,不产生三卤甲烷,接触时间短
D. 效果好,用量少,接触时间短,不产生三卤甲烷
E. 效果差,费用高,pH宽,不产生三卤甲烷
2. [单选题]对外周血管、神经功能的损害明显的振动频率范围是
A. 3~300Hz
B. 30~3000Hz
C. 1~1000Hz
D. 1~2000Hz
E. 任一频率
3. [单选题]集中式给水的采样点数,一般按供水人口每多少万人设1个点计算
A. 1
B. 2
C. 3
D. 5
E. 10
4. [单选题]流行病学实验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
A. 将同一批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个组
B. 人为地给予实验组以干预措施
C. 实验中运用盲法
D. 运用危险度的分析与评价
E. 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5. [多选题]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
A. 室外空气中污染物
B. 人体呼吸时排除的污染物
C. 香烟烟雾
D. 室内装饰材料释放的污染物
E. 日用化学品释放的污染物
6. [多选题]下列是化妆品分类的是
A. 护肤类化妆品
B. 芳香类化妆品
C. 口腔类化妆品
D. 染发剂
E. 防晒祛斑类
7. [单选题]在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物中,80%以上是 ( )
A. 过氧乙酰硝酸酯
B. 醛类
C. 臭氧
D. 氧化烃
E. 过氧化氢
8. [单选题]以下表示疾病频度的统计指标是
A. 每千人患慢性病者人数及患病次数
B. 每千人患有2种及以上疾患者数
C. 门诊医疗费用
D. 2周每千人因病卧床人数及天数
E. 2周每千人因病休工(学)人数及天数
9. [单选题]对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预警的部门是
A. 医疗机构
B.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 卫生监督机构
E. 各级人民政府
10. [单选题]下列中不属于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的是( )
A. 慢性中毒
B. 变态反应
C. 急性中毒
D. 肺癌
E. 佝偻病
11. [单选题]一条染色体上的节段进入到另一染色体臂内,称为
A. 插入
B. 重复
C. 转换
D. 易位
E. 倒位
12. [单选题]对于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评价某种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
A. 患病率
B. 罹患率
C. 发病率
D. 病死率
E. 死亡率
13. [多选题]下列属于我国制定的大气卫生标准原则的是
A. 不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效应
B. 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反应
C. 不影响大气的自净作用
D. 对人体无间接危害
E. 选用最敏感的指标
14. [单选题]患者面赤舌红,尤其舌尖深红起刺,脉数,是因为( )
A. 肝火过旺
B. 肾火过旺
C. 心火过旺
D. 胆火过旺
E. 肺火过旺
15. [单选题]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剂量分组的原则为
A. 一般分3组,不用设计对照组
B. 一般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溶剂)对照组
C. 一般至少应设5个剂量组
D. 高剂量组应有大多数实验动物死亡
E. 低剂量组实验动物也应该有出现明显中毒症状
16. [单选题]根据一个区域历年积累的环境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用以发现和评价该区域环境质量的发展变化过程,称之为
A.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B. 回顾性环境质量评价
C. 环境影响评价
D. 总环境质量评价
E. 单因素环境质量评价
17. [多选题]从治法包括( )
A. 寒者热之
B. 寒因寒用
C. 通因通用
D. 用寒远寒
E. 热因热用
18. [单选题]生物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主要是通过
A. 水
B. 空气
C. 食物
D. 土壤
E. 光合作用
19.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医疗保障的是
A. 社会医疗保险
B. 社会医疗救助
C. 社区医疗保障
D. 社会医疗福利
E. 社会医疗优抚
20. [单选题]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中,对未知污染物判断的正确依据是( )
A. 用pH试纸初步判断污染物属于酸性还是碱性
B. 从现场气味判断污染物的种类
C. 从人员或动物中毒症状判断污染物的种类
D. 从污染区征候和痕迹判断污染物的种类
E. 从上述结果的综合分析中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