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放射学中级职称智能在线题库(C4),更多放射医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目前,椎动脉相关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为
A. CT
B. 超声
C. CTA
D. MRA
E. DSA
2. [单选题]甲状腺上动脉起自
A. 颈内动脉
B. 颈外动脉
C. 颈总动脉
D. 甲状颈干
E. 锁骨下动脉
3. [单选题]患者,男,15岁,低热,胸痛4天,X线胸片示左下肺类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缘光滑;胸部CT示左下肺前内基底段类圆形液体密度影,直径约3cm,边缘光滑,其内CT值约12HU,邻近肺组织内见淡片状稍高密度影,抗炎治疗10天后症状明显改善,复查CT见类圆形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边缘更清楚,邻近淡片状影消散。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大叶性肺炎
B. 肺结核空洞
C. 肺内支气管囊肿
D. 急性肺脓肿
E. 囊状支气管扩张
4. [单选题]肋软骨钙化最后是第几肋骨
A. 1
B. 2
C. 3
D. 11
E. 12
5. [单选题]心脏快速MRI成像序列的优点不包括
A. 能鉴别是血管结构还是含气空腔
B. 能鉴别是血流还是血栓
C. 能观察瓣膜的功能状况
D. 对周围组织分辨清晰
E. 能测定心肌组织能量代谢
6. [单选题]关于副鼻窦的有关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 真菌性副鼻窦炎局限于副鼻窦的黏膜,产生的炎性肉芽组织不断增大,可使鼻窦膨大,但不破坏副鼻窦骨壁,与副鼻窦恶性肿瘤不同
B. 由于鼻腔和副鼻窦同眼眶、颅脑关系密切,因而鼻腔和副鼻窦的炎症易向眼眶和颅内扩展,并引起相应的并发症
C. 鼻腔和副鼻窦息肉主要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头痛、闭塞性鼻音
D. 副鼻窦窦口阻塞的常见原因有鼻腔和副鼻窦的炎症、外伤、肿瘤、解剖变异、手术后骨质增生或瘢痕形成
E. 蝶窦及后组筛窦黏液囊肿压迫眶尖可导致失明、眼肌麻痹、感觉障碍等眶尖综合征
7. [单选题]女性,52岁,右上腹疼痛伴黄疸,CT平扫见肝左内叶及右前叶密度减低,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正常胆囊不显示,局部见与肝密度相似的软组织肿块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胆囊炎
B. 慢性胆囊炎
C. 胆囊结石
D. 肝癌
E. 胆囊癌
8. [单选题]关于肾转移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常多发
B. 转移灶为等密度
C. 增强后为低密度灶
D. 肾无功能
E. 半数为双侧
9. [单选题]下列有关MSCT心脏检查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包括前瞻性心电图门控和回顾性心电图门控两种
B. 只有前瞻性心电门控
C. 只有回顾性心电门控
D. 非门控采集
E. 包括前瞻性、回顾性和非门控采集
10. [单选题]X线产生中,电子从阴极射向阳极所获的能量,决定于下面的哪个因素
A. 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
B. 两极间的管电压
C. 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D. 管电流
E. 阴极灯丝的焦点大小
11. [单选题]与平片相比,下列哪一项不是CT的优势
A. 密度分辨率高
B. 空间分辨率高
C. 解剖分辨率高
D. 增强扫描有利于病变定性
E. 可进行多方位重建
12. [单选题]脑膜瘤栓塞时,所用固体栓子的大小为
A. 100~150μm
B. 150~250μm
C. 50~100μm
D. 小于50μm
E. 250~300μm
13. [单选题]儿童骨折常见的特点为
A. 青枝骨折
B. 与成人骨折相同
C. 易见骨折线
D. 不易发生骨骺分离
E. 以上都是
14. [单选题]男性,6岁。发热、面色苍白、牙龈出血2个月余。X线平片显示胫骨近端不规则虫噬样骨质破坏,骺板下见横行透亮带及层状骨膜反应。应首先考虑哪种病
A. 骨髓瘤
B. 白血病
C. 淋巴瘤
D. 组织细胞增生症
E. 镰状细胞贫血
15. [单选题]肾盂肿瘤首选检查方法为
A. B型超声
B. 逆行性输尿管造影
C. IVP
D. KUB
E. MRI
1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中耳结构
A. 听小骨
B. 咽鼓管
C. 鼓室
D. 前庭
E. 乳突窦
17.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情况可形成T1加权像
A. 长TR,短TE
B. 长TR,长TE
C. 短TR,短TE
D. 长TE
E. 短TE
18. [单选题]X线诊断心包积液较可靠的方法是
A. 透视下看心脏搏动情况
B. X线片看心影是否呈烧瓶状
C. 右前斜位吞钡看食管压迹有无加深
D. 左前位X线片看室间沟深浅
E. 以上都不是
19. [单选题]患者X线胸片表现:肺血增多,主动脉结大小正常,肺动脉段轻度突出,左心房和左、右心室增大。心血管造影检查表现不包括
A. 有肺动脉高压者,主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壁增厚
B. 房间隔不连续
C. 左、右心室扩大,以左心房为著
D. 室间隔局限性缺损
E. 心室壁增厚
20. [单选题]TR是指
A. 回波时间
B. 重复时间
C. 反转恢复时间
D. 纵向弛豫
E. 横向弛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