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理化检验技术(师)科初级卫生资格备考模拟试题(@1),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二硫腙-氯仿溶液在pH8.5~11.0提取铅时,为了消除汞的干扰,需加入的试剂为
A. KCN
B. 氟化物
C. EDTA-2Na
D. 酒石酸盐
E. 高锰酸盐
2. [单选题]异烟酸钠一巴必妥酸钠法测定空气中氰化氢及氰化物,最适宜的显色条件是
A. pH 6.5~7.0
B. pH 8.5~9.0
C. pH 10~11
D. 弱碱性
E. 弱酸性
3. [单选题]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下列做法中,哪种是不应该的
A. 声明对所有检测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
B. 保证检测结果不受行政的、经济的和其他方面利益的干预
C. 保证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
D. 保证本单位的检验人员不从事所检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
E. 将全部检验资料交用户保管
4. [单选题]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铜生成有色络合物,能够溶解该络合物的溶剂是
A. 水
B. 乙醇
C. 乙醚
D. 四氯化碳
E. 乙酸乙酯
5.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的标志是( )。
A. 《黄帝内经》
B. 宋国宾《医业伦理学》
C.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D.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誓言》
E. 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
6. [单选题]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汞为禁用原料,实验室测汞方法的检出浓度为0.0lμg/g,某化妆品的检验报告上的结果和结论如下,正确的报告结论是( )。
A. 结果:平均值0.001μg/g。结论:本化妆品符合规范要求
B. 结果:平均值0.05μg/g。结论:本化妆品不符合规范要求
C. 结果:平均值0.50μg/g。结论:本化妆品符合规范要求
D. 结果:平均值未检出。结论:本化妆品不符合规范要求
E. 结果:平均值5.0μg/g。结论:本化妆品符合规范要求
7. [单选题]下列方法中,可同时测定食品中糖精钠、乙酰磺胺酸钾、咖啡因和阿斯巴甜的方法是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B. 气相色谱法
C. 薄层色谱法
D. 紫外线分光光度法
E. 柱色谱法
8. [单选题]称取是指用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要求用数值的有效数位表示,如“称取20.00g样品”系指称量的精度为
A. 0.001g
B. 0.01g
C. 0.0001g
D. 0.1g
E. 1g
9. [单选题]下列试剂中,可以作为镉测定的基体改良剂是
A. 氯化钠
B. 硫酸钠
C. 磷酸钠
D. 钼酸
E. 抗坏血酸
10. [单选题]为执行我国所颁布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卫生标准,一般规定采样时间不应大于
A. 5min
B. 20min
C. 30min
D. 40min
E. 15min
11. [单选题]在国标中,维生素A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C18反相柱,检测器用的是
A. 电化学检测器
B. 示差折光检测器
C. 荧光检测器
D. 紫外检测器
E. 光电检测器
12. [单选题]当往测定荧光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时,荧光强度将
A. 增加
B. 明显增加
C. 增加不明显
D. 降低
E. 不变
13.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14.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15. [单选题]下列五种加标回收率表述中,哪种是正确的
A. 95%~98%
B. 95~98%
C. (95~98)%
D. 95%→98%
E. 95→98%
16. [单选题]在pH 8.5~11溶液中,有氰化钾存在的条件下,能与二硫腙生成红色络合物的是
A. 锌
B. 铅
C. 汞
D. 镉
E. 锑
17. [单选题]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检测属于( )。
A. 毒理学指标
B.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C. 有机物指标
D. 有机综合指标
E. 生物学指标
18. [单选题]符合食品感官检查的光线条件是( )。
A. 单色光线
B. 紫外光线
C. 自然光线
D. 钠光线
E. 荧光灯下
19.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A.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B.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C.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D.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E. 以上都对
20. [单选题]固体废弃物按危害状况可分为有毒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请补充完善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定义。有毒有害废弃物是具有腐蚀性、反应性、有毒性、传染性和爆炸性及某种性质之一的废弃物。这里的“某种性质”是指( )。
A. 放射性
B. 浸出毒性
C. 易燃性
D. 水生生物毒性
E. 吸入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