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口腔修复卫生副高高级职称终极考试模拟试卷(G9),更多口腔修复(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外层包埋料中,石英粉及石膏的重量比为
  A. 4:1 
  B. 6:1 
  C. 7:1 
  D. 8:1 
  E. 9:1 
 
2. [单选题]泄泻初起的治疗不宜采用( )
  A. 分利 
  B. 消导 
  C. 清化 
  D. 固涩 
  E. 疏解 
 
3. [多选题]扩大基托面积的优势,以下哪几项除外 ( )
  A. 增加单位面积受力 
  B. 增加义齿强度 
  C. 增加义齿吸附力 
  D. 增加大气压力的作用 
  E. 利于组织保健 
 
4. [单选题]选择全口义齿人工前牙的宽度时应参照
  A. 面中线 
  B. 口角线 
  C. 笑线 
  D. 颌间距离 
  E. 垂直距离 
 
5. [单选题]痰火扰神型狂病的治疗主方是( )
  A. 安宫牛黄丸 
  B. 当归芦荟丸 
  C. 生铁落饮 
  D. 礞石滚痰丸 
  E. 逍遥丸 
 
6. [单选题]引起牙髓炎的常见原因是
  A. 龋病 
  B. 牙周病 
  C. 败血症 
  D. 外伤 
  E. 化学药物 
 
7. [单选题]痈在湿热火毒证中的主要证候不包括( )
  A. 患处皮肉间突然肿胀 
  B. 痛如鸡啄 
  C. 纳呆口苦 
  D. 壮热不退 
  E. 局部中软应指 
 
8. [多选题]产生冷热裂纹的主要原因有
  A. 铸件的厚薄不一 
  B. 合金本身的原因 
  C. 铸型的冷却方式不合理 
  D. 铸型在冷却过程中多受到剧烈的振动 
  E. 铸型的强度过大 
 
9. [单选题]乳牙根管充填材料常选用
  A. 氢氧化钙制剂 
  B.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 
  C. 氢氧化钙制剂+牙胶尖 
  D. 氢氧化钙制剂+银尖 
  E.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银尖 
 
10. [单选题]桩冠冠桩的直径应是根径的
  A. 1/2 
  B. 1/3 
  C. 1/4 
  D. 1/5 
  E. 2/3 
 
11. [单选题]家庭漂白术使用的漂白剂是
  A. 30%过氧化氢 
  B. 10%~15%过氧化脲 
  C. 15%过硼酸钠 
  D. 10%~15%过氧化氢 
  E. 30%过氧化脲 
 
12. [多选题]下列因素中,与眩晕病的发生有关的是( )
  A. 外感风邪 
  B. 忧思恼怒 
  C. 恣食肥甘 
  D. 劳倦过度 
  E. 失血外伤 
 
13. [单选题]后牙牙槽嵴吸收较严重,为便于清洁,金-瓷桥的桥体与牙嵴的关系最好为 ( )
  A. 盖嵴式 
  B. 单侧接触式 
  C. 鞍基式 
  D. 船底式 
  E. 悬空式 
 
14. [单选题]间接固位体的作用是
  A. 防止游离端基托向脱位 
  B. 保持义齿与天然牙间的平衡 
  C. 减小基托面积 
  D. 传递力 
  E. 增加义齿接触 
 
15. [单选题]以下关于摩擦力的概念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间所受的正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B. 两物体接触面越紧密,接触点间压强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C. 两接触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D. 以上都对 
  E. 以上都不对 
 
16. [单选题]全冠粘固一段时间后出现过敏性疼痛,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 继发龋 
  B. 牙龈退缩 
  C. 粘固剂刺激 
  D. 粘固剂溶解 
  E. 以上都不是 
 
17. [单选题]修复体的主要固位力是摩擦力和黏着力,影响这种力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 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 
  B. 接触越密合,摩擦力越大 
  C. 黏着面应保持清洁 
  D. 黏着力和粘固剂厚度成正比 
  E. 黏着力和粘固面积成正比 
 
18. [单选题]常规牙釉质粘接前酸蚀处理的时间为
  A. 10s 
  B. 20s 
  C. 40s 
  D. 2min 
  E. 3min 
 
19. [单选题]下列关于可摘局部义齿基托的叙述,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 )
  A. 在保证义齿固位与稳定的前提下,基托应尽量减小,提供舒适性。 
  B. 基托的磨光面应设计为凹面,有助于义齿的固位与稳定 
  C. 舌腭侧基托的边缘应进入天然牙舌腭侧倒凹,以利于义齿的固位 
  D. 基托组织面应对牙槽嵴硬区和骨突等地方进行缓冲,以免牙龈组织受压疼痛 
  E. 整铸支架义齿的基托厚度一般为0.5mm,塑料基托厚度一般为2mm 
 
20. [单选题]牙龈的结合上皮表面是
  A. 不全角化 
  B. 正角化 
  C. 混合角化 
  D. 无角化 
  E. 可角化可不角化